[发明专利]滑移遮蔽式变焦距线型菲涅尔透镜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5807.5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9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麦隆珂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8 | 分类号: | G02B3/08;G02B7/04;G02B2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象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移 遮蔽 焦距 线型 菲涅尔 透镜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移遮蔽式变焦距线型菲涅尔透镜机器人,包括导向轨、透光基板、定焦距聚光单元、变距透镜组、遮光板和滑移驱动机构;定焦距聚光单元设于透光基板的底面中部;变距透镜组设于透光基板的底面,分布于定焦距聚光单元的侧边;变距透镜组包括多个依次贴靠排列在一起的变焦距聚光单元,变焦距聚光单元具有突出侧和凹陷侧,变焦距聚光单元的透光表面的曲率呈指数增大;遮光板滑动连接在导向轨上,遮光板与变距透镜组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遮光板均间隔开设有多个透光槽,位于同一侧的多个透光槽与位于同一侧的多个变焦距聚光单元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整体轴向空间占用小,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移遮蔽式变焦距线型菲涅尔透镜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外界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在光照强度较低的阴雨天气,需要减小聚光透镜的焦距,而在光照比较强的中午,则需要增大聚光透镜的焦距,为此现有提出了透镜变焦结构,但是,现有的透镜变焦结构通常是通过多个透镜重叠配合位移机构进行组合实现焦距的调节,这种变焦结构的轴向空间占用比较大,结构较复杂,使得整个变焦结构的稳定性也较差,无法适用于轴向空间受限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滑移遮蔽式变焦距线型菲涅尔透镜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滑移遮蔽式变焦距线型菲涅尔透镜机器人,包括两个导向轨、透光基板、两个定焦距聚光单元、两组变距透镜组、两个遮光板和两个滑移驱动机构;
所述透光基板固设于所述两个导向轨之间;所述两个定焦距聚光单元对称设于所述透光基板的底面中部;所述两组变距透镜组均设于所述透光基板的底面,并对称分布于所述两个定焦距聚光单元的两侧;每组所述变距透镜组均包括多个依次贴靠排列在一起的变焦距聚光单元,所述变焦距聚光单元的透光表面为渐开线结构,所述变焦距聚光单元具有突出侧和凹陷侧,所述突出侧靠近透光基板的中部设置,且所述变焦距聚光单元的透光表面的曲率沿突出侧向凹陷侧呈指数增大;所述两个遮光板的两端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导向轨上,并位于所述透光基板的上方,所述两个遮光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两个遮光板与所述两组变距透镜组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遮光板均间隔开设有多个透光槽,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多个透光槽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多个变焦距聚光单元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两个滑移驱动机构对称分布于所述两个导向轨上,并用于使所述两个遮光板可以同步往复滑动。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透光槽之间的间距从所述透光基板的中部沿着平行于所述导向轨的方向向外呈线性增大,且所述透光槽之间的槽宽相同。
本发明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滑移驱动机构均包括双输出轴电机和两个驱动螺母,所述双输出轴电机固定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两个驱动螺母分别对应螺纹连接在所述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上,且所述两个驱动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两个驱动螺母分别对应与所述两个遮光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轨的中部设于用于容置所述滑移驱动机构的容置凹槽。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轨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容置凹槽相通,所述遮光板的端部活动嵌设于所述导向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在外界光照强度不同的情况下驱动遮光板移动,配合变焦距聚光单元的曲率沿突出侧向凹陷侧呈指数增大,使得透光槽与变焦距聚光单元不同曲率部分相对应,从而实现光线焦距的调节,从而适应外界不同的光照强度,整体轴向空间占用小,结构简单,且无需移动各个聚光单元,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等轴侧剖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遮光板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麦隆珂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门麦隆珂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