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全生物降解的高效空气复合过滤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5924.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7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昇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 |
代理公司: | 盐城海纳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3 | 代理人: | 丁绘燕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高效 空气 复合 过滤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全生物降解的高效空气复合过滤材料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植物纤维分散体,制备原细化植物纤维,制备植物纤维悬浮液,制备辅助原料,制备半成品,制备成品,将半成型的空气复合过滤材料经过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空气复合过滤材料成品。本申请采用植物纤维、玄武岩和活性炭等制备空气复合过滤材料,在空气复合过滤材料废弃后可全生物降解,避免污染环境,且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等物质,可以使空气复合过滤材料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异味吸附性,使空气复合过滤材料的功能更加多样,便于空气复合过滤材料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过滤材料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可全生物降解的高效空气复合过滤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是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中空气污染无时无刻不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目前很多空气过滤材料已被开发出来,用于工业除尘、室内空气净化、汽车尾气过滤等领域,一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 1万升的空气,空气中的粉尘会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通过空气过滤材料获取清洁的空气是目前的通用方法,因此空气过滤材料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目前的市场上的空气过滤材料过滤效果较差,功能较为简单,且目前市场上的空气过滤材料多以玻璃纤维材料和化纤材料为主,在废弃后难以进行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便于空气过滤材料的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全生物降解的高效空气复合过滤材料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种可全生物降解的高效空气复合过滤材料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植物纤维分散体,将植物纤维浆板在水中浸泡8-16小时,再利用标准疏解机将纤维絮团疏解12000-15000转,完成植物纤维的解离,获得植物纤维分散体;
S2、制备原细化植物纤维,对植物纤维分散体进行浓缩处理,得到质量浓度为10%的植物纤维浆团,再将植物纤维浆团利用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处理,得到原细化植物纤维;
S3、制备植物纤维悬浮液,将原细化植物纤维加水稀释,在加入助剂,利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从而得到纤维悬浮液;
S4、制备辅助原料,将玄武岩、活性炭、石英砂和研磨助剂加入研磨机进行研磨、过筛,得到混合材料粉末,再将混合材料粉末加入试剂中,利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处理,获得辅助原料悬浮液;
S5、制备半成品,将纤维悬浮液、辅助原料悬浮液和抗菌剂混合,并利用搅拌设备将纤维悬浮液、辅助原料悬浮液和抗菌剂混合均匀,并将混合均匀的悬浮液经过冷冻设备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半成型的空气复合过滤材料;
S6、制备成品,将半成型的空气复合过滤材料经过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空气复合过滤材料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S1步骤中植物纤维为木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和荞麦纤维的混合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S2步骤中磨浆机的磨浆转速为8000-35000转,且在磨浆前将植物纤维浆团均匀的铺至于磨浆机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的助剂为叔丁醇,所述叔丁醇为分析纯,且所述叔丁醇的固含量大于99%。
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助剂与水的质量比例为3:7,所述纤维悬浮液中植物纤维的质量浓度为2%-5%。
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的搅拌设备采用机械搅拌器,搅拌速度为350-800转每分钟,搅拌时间为30分钟-5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S4步骤中研磨的研磨助剂有石蜡和碳酸氢钠构成,且所述石蜡和碳酸氢钠的比例为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昇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昇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