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状物料自动集束及切断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7363.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辉;杨仁强;孙红;谢金志;刘小瑞;金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46D1/06 | 分类号: | A46D1/06;A46D1/08;A46D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玉杰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状 物料 自动 集束 切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状物料自动集束及切断机,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托料系统、裁剪系统和捆扎系统;裁剪系统包括气动夹头、气动剪刀,以及通过驱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手指气缸,捆扎系统内置有铝钉机,铝钉机具有捆扎开口;气动夹头、气动剪刀和捆扎开口朝远离托料系统的方向依次设置,手指气缸能够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将待剪断的丝状物料从托料系统与气动夹头之间牵引至气动剪刀和捆扎开口位置,气动夹头能够在气动剪刀和铝钉机执行动作时,夹紧丝状物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连续地、自动地将丝状物料裁剪成小段并完成各小段的集束捆扎工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技术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分段捆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丝状物料自动集束及切断机。
背景技术
丝状物料是指生产用的呈丝状结构的原材料,这类原材料通常由拉丝工艺或者由模具挤出工艺生产制造,丝状物料生产完成后大多是利用卷筒将物料卷装起来的。所以,在使用丝状物料生产具体的产品时,通常需要事先将丝状物料裁剪成等长度的若干小段,甚至还需要将各个小段集束起来分别捆扎成细丝束。诸如利用塑料扁丝制作环卫扫帚时,其制作过程为:先将扁丝裁剪成等长度的若干小段,再将各个小段分别捆扎成束状扁丝,最后再将捆扎好的束状扁丝安装在扫帚柄的前端即可。
在现有技术中,对丝状物料的分段裁剪以及集束捆扎工作大多是由人工完成,劳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状物料自动集束及切断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丝状物料的分段裁剪及集束捆扎劳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丝状物料自动集束及切断机,其关键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托料系统、裁剪系统和捆扎系统;
所述裁剪系统包括气动夹头、气动剪刀,以及通过驱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手指气缸,所述捆扎系统内置有铝钉机,铝钉机具有捆扎开口;
所述气动夹头、气动剪刀和捆扎开口朝远离所述托料系统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手指气缸能够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将待剪断的丝状物料从托料系统与气动夹头之间牵引至气动剪刀和捆扎开口位置,所述气动夹头能够在气动剪刀和铝钉机执行动作时,夹紧所述丝状物料,所述铝钉机执行的捆扎动作先于气动剪刀的裁剪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丝状物料托放在托料系统上,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手指气缸将丝状物料牵引至气动剪刀和捆扎开口的工作区域内,然后铝钉机和气动剪刀依次执行捆扎和裁剪动作,即可完成丝状物料的裁剪及集束捆扎工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等技术优势。
作为优选:所述托料系统包括沿丝状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集束管、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转动安装在支架上。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托住物料,同时集束管可以使若干股扁丝以束状形式送入裁剪系统下方,从而有利于后续捆扎。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第二张紧轮上方,第二张紧轮与所述气动夹头位于同一高度。采用上述结构,在捆扎和裁剪时,扁丝处于水平姿态,能够确保捆扎和裁剪动作执行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捆扎系统中设有自动送钉机构和连续驱动机构,其中连续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铝钉机循环执行捆扎动作,自动送钉机构能够在铝钉机执行每一次捆扎动作之前,向铝钉机的铝钉入口送入铝钉。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确保铝钉机自动连续的执行捆扎动作,使设备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连续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气缸,以及与铝钉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周向缠绕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内伸缩即可驱动铝钉机执行捆扎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