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茯苓聚糖抗腺性膀胱炎作用机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7883.X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1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咖;颜新;卢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70/40 | 分类号: | G16H70/40;G1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药理学 分析 茯苓 聚糖 抗腺性 膀胱炎 作用 机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茯苓聚糖抗腺性膀胱炎作用机制的方法并首次报道了茯苓聚糖防治腺性膀胱炎的详细靶点和具体药理机制。包括以下要点:通过TCMSP、DisGeNET等在线数据库分析获得茯苓聚糖药理靶点及腺性膀胱炎病原靶点;将茯苓聚糖和腺性膀胱炎靶点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交集靶基因靶点并构建相关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点;进一步利用R语言相关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药物‑靶点‑基因本体功能‑通路‑疾病可视化图进行治疗机制的深入解析。本发明方法为阐释茯苓聚糖发挥抗腺性膀胱炎研究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茯苓聚糖用于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茯苓聚糖抗腺性膀胱炎作用机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GC)通常是指膀胱及其腺体出现病变和炎症反应[1]。在临床观察中,患者可发现有血尿、结石、尿道疼痛等病理特征[2]。目前腺性膀胱炎的发病机制未知,由此引起的感染性膀胱损伤和继发性炎症是该疾病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3]。临床对早期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确诊尚有缺陷,同时生化诊断方面对该疾病的精确筛查也仍然不足[4]。此外,用于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案有限,常用抗感染、消炎等药物进行膀胱灌注治疗[5],但常伴随一些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耐药性等不良反应[6]。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有效的新型抗腺性膀胱炎的生物活性成分用于未来的临床治疗。
茯苓作为一种常见真菌,在我国自古以来一直被用作药用食品[7]。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药用真菌具有潜在的抗菌、免疫激活作用[8]。茯苓聚糖(Pachyman),也称为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在癌症的辅助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因此有研究认为茯苓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9]。相关研究显示,茯苓聚糖也可以通过抑制肝脏的炎症应激反应来发挥强大的药理作用,从而减轻小鼠的药物性肝脏损伤[10-11]。
网络药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筛选候选基因或靶点来研究相关疾病功能和药物治疗机制的应用工具[12-13]。网络药理学优点在于突破了传统“单药物,单靶点”药物研发模式的瓶颈,提供了全新的“多药物,多靶点”互作关系的药物开发新模式和新思路,改进了当前药物研究策略,加速了药物发现进程。目前关于茯苓聚糖抗腺性膀胱炎机制尚未见报道。
综上,本发明借鉴网络药理方法进行天然活性成分研发,确定了茯苓聚糖治疗腺性膀胱炎作用机制的相关基因,以期基于此靶点来研究茯苓聚糖抗腺性膀胱炎的功能和药理作用机制,为抗腺性膀胱炎药物的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茯苓聚糖抗腺性膀胱炎作用机制的方法。通过结合多个网络药理学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在腺性膀胱炎背景下对可能具有潜在治疗功能的茯苓聚糖靶点进行全面筛查,发现了之前在腺性膀胱炎中未被研究的ALB、VEGFA、TNF、EGF、HRAS、ACE、MMP9、STAT3、ABCB1、LGALS3共十个靶点,并预测了茯苓聚糖在腺性膀胱炎发生发展中具有的调控潜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茯苓聚糖抗腺性膀胱炎作用机制的方法步骤:
S1、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筛选
根据研究目标,设定筛选标准。运用在线数据库(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BATMAN和HITPICK)筛选茯苓聚糖作用靶点。
S2、疾病候选靶点识别
在疾病靶标数据库(DisGeNET、Genecard和Malacard)中,以“Cystitisglandularis”作为关键词检索查找腺性膀胱炎候选靶点。然后与S1所得的成分作用靶点进行交集映射,获得成分-疾病交集靶基因,即茯苓聚糖抗腺性膀胱炎的作用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伊维菌素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喷雾式旋风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