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8477.5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雷良育;杨自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3/48 | 分类号: | G01B3/48;G01B3/50;G01N25/7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余其岳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轮毂 轴承 螺纹 裂纹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0)、控制器和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顶部设有水平向工作台(10)方向延伸的支撑板(111),支撑板(111)上安装有电机(12),控制器与电机(12)连接并控制其启停,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通规组件(13),工作台(10)安装有用于放置轮毂轴承的底座(14),通规组件(13)设置在底座(14)正上方;其特征在于:通规组件(13)包括通规架(131)、轴孔通规(132)和数量为多个的螺纹通规(133),第一支架(11)前侧壁两侧都安装有导轨(15),导轨(15)上设有轨道槽(151),通规架(131)包括转盘(1311)和支撑盘(1312),支撑盘(1312)固定在转盘(1311)上,转盘(1311)外径大于支撑盘(1312)外径,转盘(1311)两侧边缘都安装在对应端的轨道槽(151)内,转盘(1311)盖合在支撑盘(1312)上并形成腔体(1310),轴孔通规(132)和螺纹通规(133)上端部都穿过腔体(1310)并安装在通规架(131)上,轴孔通规(132)和螺纹通规(133)下端部都穿出转盘(1311)并垂直向下延伸,螺纹通规(133)设在轴孔通规(132)的四周,轴孔通规(132)的上端部固定有容置在腔体(1310)内的主动齿轮(134),所有螺纹通规(133)的上端部都固定有容置在腔体(1310)内的从动齿轮(135),从动齿轮(135)与主动齿轮(134)啮合,支撑盘(1312)顶端端面固定有固定块(136)和第一伸缩装置(137),固定块(136)上设有供轴孔通规(132)通过的第一通孔(1361),固定块(136)的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1361)连通的第一限位孔(1362),轴孔通规(132)径向方向上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一伸缩装置(137)包括第一气缸(1371)和第一伸缩杆(1372),第一伸缩杆(1372)伸缩在第一气缸(1371)内,第一伸缩杆(1372)通过第一限位孔(1362)伸入到第二限位孔内时,支撑盘(1312)与轴孔通规(132)同步转动;第一支架(11)的前侧壁还固定有用于检测轮毂轴承端面裂纹的裂纹检测器(23),裂纹检测器(23)包括支座(231)、提升装置和红外检测仪(232),支座(231)固定在第一支架(11)上,提升装置固定在支座(231)的上端面,红外检测仪(232)与支座(231)的下端部铰接,提升装置包括第三气缸(233)和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一端伸缩在第三气缸(233)内,其另一端通过支座(231)与红外检测仪(232)的外壳连接,红外检测仪(232)上安装有朝向轮毂轴承的红外传感器(2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1)的前侧壁设有导轨槽(112),两根导轨(15)都滑动安装在导轨槽(112)内,第一支架(11)左右两侧都安装有用于驱动导轨(15)水平移动的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气缸(16)和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导轨(15)固定连接,轨道槽(151)包括直线段和弧形段,直线段设在导轨(15)的前端部,弧形段设在导轨(15)的后端部,直线段与弧形段连接,弧形段的弧形形状与转盘(1311)的圆周面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通规(133)下端面中心位置安装有距离传感器(138),距离传感器(138)用于检测螺纹通规(133)下端面与轮毂轴承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距离传感器(138)与控制器连接并将检测到的距离信息发送给控制器分析,控制器通过分析后的距离信息控制电机(12)正反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截面形状为“T”形的第一钕磁铁(17),底座(14)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放置轮毂轴承的凹槽(141),凹槽(141)的底部设有贯通其底面的安装孔(142),第一钕磁铁(17)的下端部安装在安装孔(142)内,第一钕磁铁(17)的下端面与底座(14)的下端面齐平,第一钕磁铁(17)的上端部安装在凹槽(141)内,第一钕磁铁(17)上端面安装用垫子(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84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