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8477.5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雷良育;杨自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3/48 | 分类号: | G01B3/48;G01B3/50;G01N25/7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余其岳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轮毂 轴承 螺纹 裂纹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轮毂轴承的检测设备,公开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工作台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通规组件,工作台安装有底座,通规组件包括通规架、轴孔通规和螺纹通规,通规架上固定有固定块和第一伸缩装置,固定块的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孔,轴孔通规径向方向上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一伸缩装置上的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一限位孔伸入到第二限位孔内时,支撑盘与轴孔通规同步转动。本检测装置不仅能够检测轮毂轴承的螺纹,还能够检测轮毂轴承的轴孔,螺纹通规不仅能够自转,也能够随着通规架做圆周转动,从而使得螺纹通规能够自动寻找轮毂轴承螺纹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轴承的检测设备,尤其涉及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单元是一种汽车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载重量和为轮毂转动提供精确引导,这就要求它不仅能承受轴向载荷还要承受径向载荷,也被广泛应用到其它机械设备。
当轮毂轴承单元的外圈出现裂痕或者直径不足的情况,会严重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同时,轴承螺纹的螺距,直径等也要求尺寸规范,否则安装时不平衡等问题,也会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和运行质量。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简单工装或目视进行外圈直径、滚道、螺纹和裂纹检测,数据不够准确并将劳动强度大,监测效率低。
现有的螺纹检测设备由于螺纹通规是不能做圆周转动,从而使得其下方的轮毂轴承安装位置必须非常精准,这也就使得人们在放置轮毂轴承时需要定位定向放置,轮毂轴承一旦放错,螺纹通规就无法检测轮毂轴承上的螺孔。例如申请号为201720620453.3的轮毂轴承端跳检测及螺纹检测一体机,该一体机虽然能够检测轮毂轴承上的螺孔,但没法检测轮毂轴承的裂痕和轴孔。其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控制器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顶部设有水平向工作台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电机,控制器与电机连接并控制其启停,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通规组件,工作台安装有用于放置轮毂轴承的底座,通规组件设置在底座正上方;通规组件包括通规架、轴孔通规和数量为多个的螺纹通规,第一支架前侧壁两侧都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有轨道槽,通规架包括转盘和支撑盘,支撑盘固定在转盘上,转盘外径大于支撑盘外径,转盘两侧边缘都安装在对应端的轨道槽内,转盘盖合在支撑盘上并形成腔体,轴孔通规和螺纹通规上端部都穿过腔体并安装在通规架上,轴孔通规和螺纹通规下端部都穿出转盘并垂直向下延伸,螺纹通规设在轴孔通规的四周,轴孔通规的上端部固定有容置在腔体内的主动齿轮,所有螺纹通规的上端部都固定有容置在腔体内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支撑盘顶端端面固定有固定块和第一伸缩装置,固定块上设有供轴孔通规通过的第一通孔,固定块的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限位孔,轴孔通规径向方向上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伸缩在第一气缸内,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一限位孔伸入到第二限位孔内时,支撑盘与轴孔通规同步转动。
本检测装置不仅能够检测轮毂轴承的螺纹,还能够检测轮毂轴承的轴孔,轮毂轴承放置在工作台的底座上时,无需人工将轮毂轴承上的螺孔转动到指定位置。在第一伸缩装置、固定块和轴孔通过上的第二限位孔协作下,螺纹通规不仅能够自转,也能够随着通规架做圆周转动,从而使得螺纹通规能够自动寻找轮毂轴承螺纹孔。
作为优选,第一支架的前侧壁设有导轨槽,两根导轨都滑动安装在导轨槽内,第一支架左右两侧都安装有用于驱动导轨水平移动的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导轨固定连接,轨道槽包括直线段和弧形段,直线段设在导轨的前端部,弧形段设在导轨的后端部,直线段与弧形段连接,弧形段的弧形形状与转盘的圆周面形状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8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