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酸菌保护剂和制备方法以及提高乳酸菌常温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9568.0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栋;陈福新;李爱科;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晶典抗氧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4 | 分类号: | C12N1/04;A23K10/18;C12R1/25;C12R1/2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珊珊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菌 保护 制备 方法 以及 提高 常温 稳定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酸菌保护剂,由质量分数比为50~70%的玉米淀粉、3~6%的微晶纤维素、15~25%的脱脂奶粉、5~10%的蔗糖、5~10%的乳糖、1%~3%的VC和1%~3%的司盘60和2~6%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酸菌常温稳定性的方法,将乳酸菌制粒、滚圆后多层包被处理,制粒过程中加入乳酸菌保护剂,滚圆后多层包被处理过程中使用离心制丸机。本发明提供的乳酸菌后处理方式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处理效率高,成本低。使用了离心制丸机对菌粒进行了整形,提高了产品均一性。使用了离心制丸机将包衣材料包被于载菌丸上,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涉及乳酸菌保护剂材料、包被材料和乳酸菌组成的乳酸菌常温放置产品,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乳酸菌常温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在现代养殖行业的高密度养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部分饲料中长期地、过量地和不合理地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导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引起动物体内菌群失调、紊乱或条件性致病菌异位转移、多重耐药性菌株产生,以及在畜禽产品(如肉、蛋、奶)中的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业内达成共识,减抗替抗必为大势所趋。2019年7月9日,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正式发布,4年来,国家稳步推进畜牧饲料行业“减抗”行动,我国也将全面禁止除中药类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的添加使用。为此,业界都在探索和寻找替代品,益生元和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产品得到了业界肯定,逐渐成为减抗替抗的主力军。
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是益生菌产品的三大支柱。以乳酸菌为主的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占消化道总菌数的90%以上,是动物肠道中的长期定居者,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乳酸菌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在微生态制剂中地位尤其重要。但由于乳酸菌的抗逆性差,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导致活性降低,造成活菌制剂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大部分乳酸菌产品的后处理方式多采取冻干、喷干的方式,都存在一些缺陷,如动力成本过高,处理效率低,存活率低以及无法长期常温保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乳酸菌常温稳定性的方法,有效解决解决乳酸菌产品常温放置稳定性差的问题。其主要核心在于乳酸菌的保护配方、包衣材料配方以及离心制丸机在包被方法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指方法主要由载菌丸制备和多层包被两步方法。载菌丸制备主要是将离心后菌泥与保护剂充分混合,利用保护剂包埋交联作用,将乳酸菌保护起来,制粒滚圆干燥形成。多层包被是指利用离心制丸机将包衣材料层层包被于载菌丸之上,使乳酸菌与外界不利因素隔绝,以提高其抗逆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乳酸菌保护剂,包括质量分数比为50~70%的玉米淀粉、3~6%的微晶纤维素、15~25%的脱脂奶粉、5~10%的蔗糖、5~10%的乳糖、1%~3%的VC和1%~3%的司盘60和2~6%羧甲基纤维素钠。
将上述的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脱脂奶粉、蔗糖、乳糖、VC和司盘60混合均匀后,再注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再混合均匀后制得保护剂。
一种提高乳酸菌常温稳定性的方法,将乳酸菌制粒、滚圆后多层包被处理,制粒过程中加入乳酸菌保护剂,滚圆后多层包被处理过程中使用离心制丸机,其步骤如下:
S1:菌悬液制备:将乳酸菌菌液固液分离,得到菌泥,向菌泥中添加菌泥重量的5~15%的甘油,搅拌均匀;
S2:配制保护剂;
S3:制粒:向菌悬液中加入菌泥重量100~300%的水,将菌悬液倒入保护剂中,充分混匀,微调水分,控制含水率在30~35%,使物料达到制粒状态。再将混匀物料倒入摇摆制粒机中,使用20-40目筛网,进行制粒;
S4:滚圆干燥:
将制粒成品放入离心制丸机中,在进风温度35~40℃,转速150~350r/min下离心抛丸3~10min,将成品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晶典抗氧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晶典抗氧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