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役公路路堤注浆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1017.8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坤;顾大强;戚良明;芮英杰;白云飞;许波;马东成;于广河;王树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2D3/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地址: | 23611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役 公路 路堤 加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现役公路路堤注浆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在路堤两侧边坡钻设正交引孔,在中央隔离带下开挖工作井,以及从工作井向两侧依次进行斜向或水平钻孔形成水平引孔、上斜引孔和下斜引孔,然后在引孔内安装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将水泥浆液均匀压入注浆引孔内,采用封孔混凝土进行封孔,依次按钻孔顺序完成所有注浆引孔的注浆与封孔,最后在工作井下部分进行轻质砼回填,上部分进行种植土回填,且具有施工简便,可由外向内、由内向外全面匀称注浆,且能快速恢复交通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养护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役公路路堤注浆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公路网也越来越完善。公路在运营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病害,常见的公路病害主要有水毁、坍方、滑坡、沉陷以及路面破损等。这些病害的出现除了设计因素及施工质量的原因之外,一般是在行车和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而水和超重荷载是主要因素。针对这些病害危及公路交通,须采取对应的公路病害防治措施。
目前,公路病害防治措施主要有破碎再生和修复加固两大类方式。若采用破碎再生技术治理公路病害存在工程量大,造价高且工期长的技术问题;相较而言,修复加固技术是对基层进行注浆加固,由于注浆加固修复技术机动灵活,施工方便快捷,能适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故其被更常用于公路路基、路面、边坡及隧道等病害的预防与治理。目前现役公路路堤的注浆加固普遍采用由外部向内部钻孔进行注浆的技术,而尤其像是竖向钻孔的话,会破坏路面结构及其完整性,需要后期修复路面结构,影响了交通正常运行,而且对于具有中央隔离带的超宽公路,难以做到匀称全面注浆,导致应力集中明显,极易出现不均匀变形,影响路面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
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现役公路路堤注浆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便,可由外向内、由内向外全面匀称注浆,且能快速恢复交通的现役公路路堤注浆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现役公路路堤注浆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对现役公路路堤进行注浆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现有公路路堤的路面的中央隔离带施作施工作业井:间隔一定距离移除中央隔离带中的植被,再向下开挖形成工作井,然后对工作井的井壁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的加固;
步骤2:确定钻孔位的平面位置,在边坡和工作井内朝向现有公路路堤的注浆加固段钻设注浆引孔,其中在路堤两侧的边坡钻孔形成正交引孔,在工作井内钻孔形成水平引孔、上斜引孔和下斜引孔,所有钻孔的间排距根据水泥浆液扩散的半径相互重迭来确定;
步骤3:由低到高,由外向内的顺序对注浆引孔注入水泥浆液;
步骤4:工作井结构为上部为小开口、下部为大开口,中间设有过渡段,在工作井的过渡段井壁先铺贴防水层,然后在大开口内进行轻质砼的回填,回填至过渡段与上部小开口交界处,再在轻质砼上表面铺贴完整的防水层,凿除上部小开口处的混凝土支护,进行种植土的回填,最后恢复中央隔离带上的植被。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其上现役公路路堤注浆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得到的现役公路路堤注浆加固结构。
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现役公路的中央隔离带施作工作井,能有效提高注浆引孔布置的合理性和钻孔效率,作业井回填时设置防水层,有效避免路面中央隔离带水下渗,封堵水力侵蚀路堤,技术优势明显。
本发明设置的正交引孔、水平引孔、上斜引孔和下斜引孔,能有效避免公路路面结构产生损伤,保证路面整体完好性,不需大翻修即可使现役公路恢复其使用性能,节能降耗,经济效益明显。
本发明采用的注浆加固补强工艺操作便捷、设备简单,可平行大规模施工,缩短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动带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均匀搅拌且迅速降温的冲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