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气凝胶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7114.8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金亮;潘哲;何庆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粉末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气凝胶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配制反应溶液A:取间甲酚、质量浓度为35~39%的甲醛水溶液和氢氧化钾在50~150r/min搅拌速率下进行溶解10~20min,配制出反应溶液A;所述间甲酚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1.5~1:3;所述间甲酚与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1~200:1;
(2)制备反应溶液B:向反应溶液A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8%的分散剂,在200~400r/min的搅拌速率下搅拌5~15min,制备出反应溶液B;所述分散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制备反应溶液C:向白油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8%的表面活性剂,在100~200r/min的搅拌速率下搅拌溶解5~12min,制备出反应溶液C;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二聚甘油二油酸酯;所述的白油量为:白油与反应溶液A体积比为3:1~10:1;
(4)在常温下,将反应溶液B直接倒入反应溶液C中,在100~300r/min的搅拌速率下搅拌5~12min,再将混合液放入超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频率为15~25kHz,分散时间为15~35min,得到微米级乳液;
(5)将步骤(4)得到的微米级乳液在50~70℃下,以200~400r/min的搅拌速率反应3~8h;然后在70~95℃下,以100~300r/min的搅拌速率继续反应7~12h,得到淡黄色悬浊液;
(6)对步骤(5)得到的淡黄色悬浊液进行脱水处理,得到淡黄色粉末颗粒;对淡黄色粉末颗粒采用二氯甲烷、甲醇、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进行反复清洗,然后分离出粉末产物;将粉末产物在30~80℃下进行干燥获得干粉末;
(7)将步骤(6)得到的干粉末加入到碳化炉内,在110~130℃下抽真空后再充入氮气进行惰性气体保护,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400~600℃,保温60~150min后,再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800~1000℃,保温3~6h,获得碳气凝胶粉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气凝胶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7)获得的碳气凝胶粉末加入到活化炉中并通入二氧化碳,同时以5~10℃的速度升温到800~1000℃,保温6~10h,得到活化碳气凝胶粉末产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气凝胶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甲醛水溶液的质量浓度在36~38%范围,搅拌速率控制在110~130r/min范围,搅拌溶解时间控制在10~13min范围;间甲酚与甲醛的摩尔比在1:1.8~1:2.3范围,间甲酚与氢氧化钾的摩尔比在80:1~120:1范围;
步骤(2)中,加入分散剂占反应溶液A的体积分数在3~6%范围;搅拌速率控制在260~350r/min范围,搅拌时间控制在8~12min;
步骤(3)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占白油体积分数在3~7%范围;搅拌速率在130~180r/min范围,搅拌时间控制在8~10min;白油与反应溶液A体积比控制在5:1~7:1范围;
步骤(4)中,搅拌速率在160~250r/min范围,搅拌时间控制在8~10min;分散频率在16~24kHz范围为宜,分散时间控制在26~33min范围;
步骤(5)中,微米级乳液在62~68℃下、以350~400r/min的搅拌速率反应5~7h;然后在80~90℃下、以160~250r/min的搅拌速率继续反应9~10h;
步骤(6)中,干燥温度控制在35~60℃范围;
步骤(7)中,在115~125℃下抽真空后再充入氮气进行惰性气体保护,以6~9℃/min的速度升温至430~500℃,保温75~120min后,再以7~9℃/min的速度升温至850~950℃,保温3.5~5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气凝胶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的通入流量为1~3L/min。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碳气凝胶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之脱水处理方法为抽滤脱水或离心脱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71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