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左乙拉西坦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8003.9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程加铭;段丽苹;陈恬;付自强;顾学新;卢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7/27 | 分类号: | C07D207/27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公孙鸿健 |
地址: | 2245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乙拉西坦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乙拉西坦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需进行拆分处理且污染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左乙拉西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将式Ⅰ化合物(S)‑2‑(4‑氯丁酰胺)丁酸与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相应的(S)‑2‑(4‑氯丁酰胺)丁酸酯;将(S)‑2‑(4‑氯丁酰胺)丁酸酯与氨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氯代丁酰胺;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碱的存在下,将氯代丁酰胺进行环合反应转化为左乙拉西坦。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实现高手性纯度和收率高的效果,无需经过复杂的拆分过程,且整体反应过程的条件温和,整体收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乙拉西坦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性药物左乙拉西坦的制备方法也有报道,主要是采用化学拆分法、不对称氢化催化法或以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左乙拉西坦的方法。如比利时UCB公司开发的一种采用化学拆分法合成左乙拉西坦的方法,以外消旋(R,S)-2-(2-氧代-1-吡咯烷)丁酸为起始原料,以R-(+)-α-甲基苄胺为拆分剂,在苯中拆分,再用强碱处理,得到游离的(S)-2-(2-氧代-1-吡咯烷)丁酸。该酸先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再与氨气发生氨解反应得到左乙拉西坦。该方法采用苯作为拆分剂,既有较大的危害性。
关于左乙拉西坦的合成,现有的报道中有以(S)-2-氨基丁酸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与氯化亚砜和甲醇反应得到(S)-2-氨基丁酸甲酯盐酸盐,再与氨水反应得到(S)-2-氨基丁酰胺盐酸,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再与4-氯丁酰氯反应,然后环合得到左乙拉西坦。其使用的卤化剂有三种:氯化亚砜,五氯化磷和草酰氯。五氯化磷和草酰氯具有高毒性和腐蚀性,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毒性气体,且总收率也较低,环合收率只在60%~70%之间。
现有的也有报道的以(S)-2-氨基丁酸为原料与4-氯丁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制得(S)-2-(4-氯丁酰胺)丁酸,再与氯甲酸乙酯等酰化剂反应得到混合酸酐,再通过氨解得(S)-2-(4-氯丁酰胺)丁酰胺;最后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环合反应得到左乙拉西坦。该路线采用廉价易得的(S)-2-氨基丁酸为起始原料,同样避免了拆分的操作,但是在从羧酸转化为酰胺的过程中,采用了氯甲酸烷基酯类剧毒管制品。在商业化大生产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和安全方面的成本投入。现有的也有采用(S)-2-(4-氯丁酰胺)丁酸与醋酸酐类进行反应形成相应的中间体,与进行氨基和环合反应得到产物,但是,采用醋酸酐等是易制毒的管制原料,且最重要的是反应的收率低,而且该反应需在回流条件下进行,醋酸酐的刺激性大,环境污染大,且不利于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左乙拉西坦的制备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无需拆分和减少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左乙拉西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将式Ⅰ化合物(S)-2-(4-氯丁酰胺)丁酸与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相应的式Ⅱ化合物(S)-2-(4-氯丁酰胺)丁酸酯;
B、将式Ⅱ化合物(S)-2-(4-氯丁酰胺)丁酸酯与氨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氯代丁酰胺;
C、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碱的存在下,将式Ⅲ化合物氯代丁酰胺进行环合反应转化为式Ⅳ化合物左乙拉西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8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