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8299.4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文;冯晔;崔灿;黄美林;孙博;汪子恂;叶繁;柯晓乐;陈治国;苏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12 | 分类号: | B60P7/12;B60P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牟应龙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夹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夹紧装置,涉及地下管道运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车辆在装卸货物时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并且货物无法夹紧的技术问题。包括支架、辊筒以及夹紧组件,支架连接于车体上,多个辊筒的长度方向均与车体的行驶方向相同,多个辊筒均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上,夹紧组件设置于支架或者车体上,用于夹紧辊筒上的货物。本发明通过在车体内设置能够在支架上转动的辊筒,使货物能够通过多个辊筒在车体内移动,无需人工进行搬运,提高了车辆的运输效率,降低了人工投入的成本。同时,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夹紧组件夹紧货物,以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道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输送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日益发展,地下管道运输车辆的设计已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现目前,城市地下物流车辆在装卸货物时,通常通过人工、叉车或者吊车等方式来辅助货物在车辆上的装卸。但是,在货物装载在车辆的过程中,为了使车辆的装车率更高,提高车辆的运输效率,通常要求将货物装载在车体内的指定位置,或者,调整已装载在车体内的货物的摆放位置。当然,在卸货时,也需要首先将货物移动至车辆的门口,再通过人工、叉车或者吊车等方式进行卸货。
现有技术中,车体内货物的移动只能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实现,不仅降低了车辆的运输效率,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此外,货物在车辆上也没有相应的夹紧装置。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在车体内移动并且固定货物的装置,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送夹紧装置,以解决现有车辆在装卸货物时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并且货物无法夹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送夹紧装置,设置在车体上用于装卸和固定货物,包括:
支架,连接于所述车体上;
辊筒,多个所述辊筒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车体的行驶方向相同,多个所述辊筒均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以及;
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或者所述车体上,用于夹紧所述辊筒上的货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输送夹紧装置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辊筒两端的两个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均高于多个所述辊筒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梁或者所述车体上的夹紧臂,两个所述夹紧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同一根所述支撑梁的两端,两个所述夹紧臂的另一端选择性的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支撑梁,以顶紧或者松开所述辊筒上的货物。
可选的,所述支撑梁或者所述车体上连接有立柱,所述夹紧臂与所述立柱相铰接,两个所述夹紧臂之间还铰接有伸缩装置,两个所述夹紧臂通过所述伸缩装置选择性的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支撑梁。
可选的,所述夹紧臂呈L形结构,所述立柱与所述L形结构的拐点处相铰接,所述L形结构的短边与所述伸缩装置相铰接,所述支撑梁或者所述车体上还连接有两个止挡,两个所述止挡分别与所述L形结构的长边靠近所述支撑梁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夹紧臂通过所述止挡复原至靠近所述支撑梁时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辊筒的一端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多个所述辊筒转动,以输送所述辊筒上的货物。
可选的,所述辊筒的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传动件为链条,所述链条与多个所述辊筒啮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链条啮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链条位于所述支架的内部,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下方的传动口,所述链条穿过所述传动口与所述驱动电机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82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