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承载机构以及发动机分装托盘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8450.4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英;文国伟;钱军;叶芹;周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38 | 分类号: | B65D19/38;B65D1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天虹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承载 机构 以及 发动机 分装 托盘 | ||
1.一种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底座、转动轴、承载板、旋转承载盘和3个以上承载受力组件,其中:所述转动轴安装于所述托盘底座上,所述承载板安装于所述转动轴的上部,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托盘底座或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承载盘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旋转承载盘位于所述托盘底座与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旋转承载盘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承载盘具有中空的圆型腔,所述旋转承载盘通过所述圆型腔套装于所述承载受力组件上;
3个以上所述承载受力组件沿同一圆形的周向间隔分布、安装固定于所述托盘底座上,3个以上所述承载受力组件均位于所述圆型腔中,且所述承载受力组件与所述圆型腔的侧壁之间具有转动间隙;所述承载受力组件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面与所述圆型腔的腔底转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载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安装于所述托盘底座上、并且位于所述旋转承载盘旁,所述旋转承载盘的外圆侧面上设置有2个以上间隔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组件具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限位端伸入所述限位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安装座、所述限位杆、操作杆和限位弹性元件,其中:所述限位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托盘底座上,所述限位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限位安装座中;所述操作杆通过一铰支座安装于所述托盘底座或所述限位安装座上,构成杠杆机构,所述操作杆的阻力点与所述限位杆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安装座或所述托盘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当所述限位杆的限位端伸入所述限位孔中时,所述限位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根所述操作杆,两根所述操作杆分布于所述限位杆的两侧;两根所述操作杆的阻力点处均设置有U型叉,所述限位杆的连接端上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插入两根所述操作杆的所述U型叉中。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载盘的外圆侧面上设置有4个所述限位孔,4个所述限位孔等间隔分布。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受力组件包括安装座、滚轴和所述滚轮,所述滚轴与所述滚轮或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滚轴竖直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滚轮朝外、面向所述圆型腔的侧壁;
所述滚轮呈圆柱状,所述滚轮的外圆面与所述圆型腔的腔底转动接触,所述滚轮的竖端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滚轮的外端面与所述圆型腔的侧壁之间具有所述转动间隙,所述转动间隙为4~8mm。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载机构还包括承载连接座,所述承载连接座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的上部,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承载板安装于所述承载连接座上,并且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承载连接座与所述限位板之间。
8.一种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支撑组件、变速器支撑座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承载机构,所述发动机支撑组件和所述变速器支撑座均安装于所述旋转承载机构的所述承载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撑组件包括发动机支撑底座和发动机支撑模块,所述发动机支撑底座通过支撑柱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发动机支撑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支撑底座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撑模块上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上设置有突出的止回点;
所述发动机分装托盘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拨杆、拨销、连接件和锁定弹性元件,所述拨杆、所述拨销和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拨销插入所述锁孔中、且可在所述锁孔中转动;所述锁定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支撑底座或所述承载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当所述拨销插入所述锁孔中、且通过所述止回点锁止时,所述锁定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84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