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u修饰电极及其制备和在As(III)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0466.9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磊;肖红波;彭怡;颜颖;叶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C08G7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彭晓玲;张宝香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u 修饰 电极 及其 制备 as iii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Au修饰电极及其制备和用于As(III)检测。本发明Au修饰电极包括基底电极碳电极、设置于所述基底电极外表面的巯基化合物、设置于所述巯基化合物外表面的金染液处理的金纳米粒子AuNPs;Au修饰电极的粗糙度Rf为1~3;修饰电极表面富含S、N配体,能稳定负载Au界面和富集砷。本发明Au修饰电极制备通过CV电化学氧化聚合、吸附金纳米粒子、金染液处理得到。应用本发明Au修饰电极电化学ASV方法检测As(III),活性好,检测下限低,具有较灵敏的As(III)→As(V)溶出信号,可避免其他杂质的溶出峰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巯基聚合物负载Au修饰碳电极及其制备和用于检测As(III)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砷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一种金属。砷有毒,是一种致癌元素,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均有较大伤害。当它在人体中聚积到一定量时,可导致DNA损伤、皮肤癌、肺癌等。人类活动和自然地质活动使砷污染分布广泛,其高扩散性和生物富集等特性,导致砷污染成为了全球性问题。一些地区特殊的地球化学环境导致土壤和地下水层砷的含量偏高,砷含量较高的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和饮用可导致砷中毒地方病流行。不同形态砷的毒性有差异,一般认为无机As(III)的毒性最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饮用水中砷含量不超过10 ppb。因而快速检测无机As(III)对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电化学方法测As(III),操作方便,仪器简单,对实验平台要求不高,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且可实现快速实时检测。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测As(III)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方法。ASV测As(III)的工作电极主要是Pt和Au及其修饰电极。Pt电极可直接测As(III)→As(V)的氧化电流信号,但是Pt电极对As(0)亲和力较大,导致电极表面沉积的As(0)较难氧化溶出,其溶出峰变宽,峰电流较低。Au电极对As(0)亲和力适中,能够形成Au-As金属间化合物,ASV测As(III)时,能够得到比较灵敏的As溶出峰。Au修饰电极ASV测As(III),灵敏度更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Au及Au修饰电极上ASV检测As(III)时,阴极富集时产生As(0)覆盖在Au表面,由于As(III)的还原需要Au位点催化,内层沉积的As(0)影响后续As(III)的还原,导致As(0)在Au表面的沉积数量有限。此外,由于As(III)的电化学活性低,Au及Au修饰电极ASV检测As(III)时,对Au电极的形貌和活性有较高要求,且As(0)→As(III)的溶出峰信号较高,而As(III)→As(V)的溶出信号较低,导致低电位区杂质峰对分析信号有明显干扰。
综上,研发一种活性好,导电性能佳、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修饰电极,对于应用电化学方法检测As(III)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解决Au修饰电极电化学测As(III),灵敏度低,As(0)→As(III)的溶出峰信号易干扰,As(III)→As(V)溶出信号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巯基聚合物负载Au修饰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检测As(III),以期望增大修饰电极的表面积,提高活性,减少低电位区杂质峰的干扰,得到较灵敏的As(III)→As(V)溶出信号和较低的检测下限。
本发明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Au修饰电极,所述修饰电极包括:基底电极碳电极CE、设置于所述基底电极外表面的巯基化合物聚合物p-MC、设置于所述巯基化合物聚合物外表面的金染液HAuCl4-NH2·OH处理的金纳米粒子AuNPs;
所述巯基化合物为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或三聚硫氰酸TMT。
所述Au修饰电极是通过碳电极CE上电氧化聚合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或三聚硫氰酸TMT,吸附金纳米粒子AuNPs,用金染液HAuCl4-NH2OH处理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0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