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3299.3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旗;朱连臣;谢彬;张志华;刘普前;宋昱宇;刘承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G01M99/00;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永伟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系统 施工工艺 | ||
1.一种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现浇箱梁支架搭设,对不同位置的箱梁支架采用不同的搭设方式;
步骤二:边跨现浇段支架搭设,支架布置从上到下依次为:竹胶板模板、次楞、主楞、顶托、Φ60×3.2mm盘扣脚手架立杆、横杆及斜杆、底托、20cm调平砼层;
步骤三:内模支架搭设,支架立杆搭设时检查立杆的水平度、垂直度,并在无荷载的情况下检查立杆的底托的松动情况,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在同一高程位置,支架进场时检查每个盘扣,使其无裂缝;
步骤四:支架预压,支架搭设完毕铺装完横、纵分配梁后,对支架进行超载预压,预压材料选用矩形预压混凝土块,加载时对称登载预压,从中间逐级向两边加载;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当支架失稳后,测量底模的标高,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量并画出弹性变形曲线;
步骤五:模板调整,支架预压完成后,根据预压所得数据通过调整顶托来重新调整预拱度,对因预压造成的底模变形、破损按要求进行更换;
步骤六:支架拆除,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对侧模进行拆除,底箱梁完成张拉、压浆后对底模进行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竹胶板下次楞方木的间距在腹板下为20cm,在底板下为30cm;主楞工字钢间距90cm;盘扣架立杆间距顺桥向为90cm、腹板下横向为60cm、邻近腹板下横向为90cm、其他底板下横向为120cm;横杆步距为1.5m,每个节间设置斜杆;翼板位置盘扣架立杆间距纵向为90cm,横向为120cm,横杆步距为1.5m,横向剪刀撑采用φ48×3.2mm脚手架管,每隔4.5m设置一道,竖向斜杆采取满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当搭设高度超过8m,竖向斜杆满布置,水平杆的步距不大于1.5m,沿高度方向每隔4.5m设置水平斜杆,每隔4m设置一道水平安全防坠网,墩柱处的支架与墩柱链接牢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加载时分3级加载,分别为60%载荷、100%载荷、120%载荷;分级加载时,进行控制点测量观测,并记录测量结果;卸压完成后,再次复测各控制点的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弹性变形量,即卸标高-压标高;预压完成后要根据测量结果调节顶托来调节支架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观测点在支架中心轴线上布置22个点,顶板边线两侧各1个,观测点每5m设置一个断面,一个断面3个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自加载完成后,确认支架已经稳定后对预压块进行卸载;卸载顺序与加载顺序相反,卸载过程中,卸载至100%观测一次,卸载至60%再观测一次,全部卸载完成再进行观测一次,并绘制出时间-回弹变化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支架拆除顺序按照从上至下的方式拆除,按照先安后拆,后安先拆的原则,拆除过程中用绳索将支架绑扎牢固后,用绳索送至地面,待稳定后,地面的工作人员再进行解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32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兵防地雷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