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4389.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端宵;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叶二红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帝王 类组培苗微瓶景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组培植物苗:选择帝王类植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组培植物苗;培育组培植物苗:将选好的组培植物苗进行无菌处理后,进行诱导,得到无菌材料的丛生芽团,然后对诱导好的芽团进行微生物检测,经过微生物检测后得到无菌芽团,再进一步培育;选择组培微瓶景容器: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盖体,盖体包括外层该和内层塞,内层塞设有透气区,所述透气去设置透气膜;培育组培微瓶景:先配制组培微瓶景基质,然后栽培帝王类组培微瓶景。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首次系统提出组培微瓶景理念,利用组培技术给合微型瓶景,形成组培微瓶景,观赏周期可达2‑3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微瓶景”,即把若干种植物植入加盖玻璃/透明容器内种植,经巧妙的构思布置成型花园的形式,就形成微瓶景。
近年随着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常规微瓶景受到市场喜欢,但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不宜在家中随意放置,观赏期相对较短,通常1~5个月。
帝王类(Philodendron SPP)植物属天南星科蔓绿绒属总称,木质攀援植物。茎干节间短,叶片似茎生,节间常生有许多不定根,单叶互生,叶片巨大,常呈莲座状簇生于茎顶,叶片有光泽,宽披针形,基部心形,尖端常微下垂。佛焰苞花序腋生。品种叶片有绿色、黄色、红褐色、花斑等多种色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尤其是喜荫环境。通常是作为室内中大盆栽植物攀沿柱状盆栽植物观赏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组培技术给合微型瓶景,形成组培微瓶景,克服现有常规微瓶景观赏期短等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组培植物苗:选择帝王类植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组培植物苗;
培育组培植物苗:将选好的组培植物苗进行无菌处理后,进行诱导,得到无菌材料的丛生芽团,然后对诱导好的芽团进行微生物检测,经过微生物检测后得到无菌芽团,经检测的无菌芽团进一步培育,得到组培无菌丛生芽团;
选择组培微瓶景容器: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盖体,盖体包括外层该和内层塞,所述外层盖与所述容器主体螺合在一起,所述内层塞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相紧配,所述内层塞设有透气区,所述透气去设置透气膜;
培育组培微瓶景:先配制组培微瓶景基质,然后栽培帝王类组培微瓶景。
进一步地,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将芽团切成单芽/团,然后接入改良的MS培养基进行增殖培育,其中,该改良的MS培养基添加有蛋白胨100~200mg/L、6-BA 0.01-2.0mg·L-1、IAA 0.01-2.0mg·L-1、蔗糖25~30g·L-1和卡拉胶3.5~6.5g·L-1。
进一步地,在组培无菌丛生芽团的培育过程中,将经过细菌检测的无菌芽团切成2~3芽/团,高度控制在10~15mm,超过高度的部分需要将顶部叶片去掉保留高度15mm,接种在改良的MS培养基,改良的MS培养基中含有500mg的NH4NO3,并添加6-BA 0.01~1.0mg/L、IAA 0.01-1.0mg/L、蔗糖15~25g/L和卡拉胶4.5~6.5g/L,改良的MS培养基的pH值5.7。
进一步地,在组培无菌丛生芽团的培育过程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0±0.50℃,光照12±1H/D,光强35.75-85μmol/m2/s,光源LED组合光源6W:4R:1FR,,培养周期4~5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