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制作方便米粉的米浆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4928.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权;张华;王尧尧;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市源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11/00;A23L19/00;A23L19/10;A23L25/00;A23L31/00;A23L33/10;A23L3/2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森越知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8 | 代理人: | 尤志君 |
地址: | 415100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郭家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制作 方便 米粉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制作方便米粉的米浆生产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大米75‑90份、血糯米3‑5份、五谷杂粮5‑15份、猴头菇3‑5份、菠菜3‑5份、胡萝卜粉3‑5份、南瓜粉5‑8份、核桃2‑3份、茯苓1‑3份、竹叶2‑3份、黄芩2‑3份。本发明的的米浆生产方法,使生产出的米浆营养更为丰富,并具有养胃和清热解毒的功效,从而使通过该米浆制作出的米粉有食疗的功能,更适宜夏天使用,且在原料研磨之前对原料进行充分杀菌,以减少后期生产过程中细菌的滋生,以便于后期加工米粉时能够使杀菌更为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米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制作方便米粉的米浆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时现代工艺的发着,食品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主食产品主要有大米、玉米、小麦、高粱等,日常生活最受大众欢迎的副食餐饮食品有面条、水饺、粉条等。面条、水饺主要是用小麦加工制成,米粉主要由大米加工制成,在制作米粉之前要先将大米磨成米浆,再进行加工制作,现有的加工制作米粉的米浆成分较为单一,营养成份不足以满足人们目前的摄取需求,尤其现今人们生活节奏快,无暇顾及养生,肠胃方面的疾病极为常见,且人们一般在夏天食用米浆制成的米粉的次数较多,夏季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而现有的米粉不具有食疗的功能,同时现有的米粉在生产完成之后才进行杀菌消毒,在米浆生产时不进行杀菌,这样制作成的米粉杀菌不够彻底,容易影响保鲜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制作方便米粉的米浆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米浆生产原料单一,生产出的米浆不具有养生功能,在生产米浆时不进行杀菌消毒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制作方便米粉的米浆生产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大米75-90份、血糯米3-5份、五谷杂粮5-15份、猴头菇3-5份、菠菜3-5份、胡萝卜粉3-5份、南瓜粉5-8份、核桃2-3份、茯苓1-3份、竹叶2-3份、黄芩2-3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配比组成:大米80份、血糯米4份、五谷杂粮5份、猴头菇1份、菠菜3份、胡萝卜粉4份、南瓜粉5份、核桃3份、茯苓2份、竹叶2份、黄芩2份。
优选的,所述五谷杂粮包括玉米、荞麦、燕麦、绿豆、红薯。
优选的,所述五谷杂粮中玉米、荞麦、燕麦、绿豆、红薯的比例为2:1:2:1:1。
一种新型制作方便米粉的米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浆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将大米、血糯米、五谷杂粮、清洗干净,并滤水干燥;
S2、将大米、血糯米、五谷杂粮在水内浸泡若干小时;
S3、将菠菜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并进行过滤提取汁液备用;
S4、将核桃、猴头菇、茯苓、竹叶、黄芩混合统一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并通过150-200目的过滤筛进行筛选过滤;
S5、将S2中浸泡好的的大米、血糯米、五谷杂粮捞出,放入带有紫外线杀菌灯的灭菌设备中进行充分的杀菌;
S6、将S5中杀菌后的大米、血糯米、五谷杂粮倒入研磨机内充分研磨,制成浆料;
S7、将S6制成的浆料导入搅拌机、并倒入S3中提取的菠菜汁、S4中制备的混合粉料、以及胡萝卜粉和南瓜粉,之后进行搅拌将浆料与配料进行充分融合,制成方便制作米粉的米浆。
优选的,所述S2中大米、血糯米、五谷杂粮的浸泡时间为10-14小时。
优选的,所述核桃、猴头菇均为通过烘干机干燥后的食材,所述茯苓、竹叶、黄芩均为通过烘干机干燥后的中药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市源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德市源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