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船实时监控智能配电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4970.6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程佳敏;符浩;周怡;胡常青;孙雪娇;李清洲;胡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时代(青岛)海洋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丽娜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实时 监控 智能 配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船实时监控智能配电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人船测试及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各电气设备用电情况的智能配电系统,属于无人船的用电情况监测技术领域。该无人船实时监控智能配电系统,通过电压转换模块完成电压制式转换,通过控制模块和继电器组完成对各设备供电的远程控制,通过电压采集模块和电流采集模块完成配电信息实时监测,实现了无人船在无人操控模式下对配电系统远程监测和实时控制的关键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船实时监控智能配电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人船测试及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各电气设备用电情况的智能配电系统,属于无人船的用电情况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无人技术领域,除了无人车和无人机外,无人船作为智能船舶的代表,在深海探测,区域巡航和环境监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众多应用。
无人船艇配备的导航、控制和感知等设备均需要供电方能工作,而传统船舶的配电系统主要靠船员人工操作,无法适应无人船艇无人化和低能耗的技术要求,并且各设备用电情况无法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无人船实时监控智能配电系统及方法,针对目前无人船配电系统无法远程监测和控制的问题,该一种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提高了无人船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人船实时监控智能配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继电器组、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环境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远程终端和风扇;
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总功率不小于3kW且包括多组AC220V-DC24V电压转换模块和AC220V-DC12V电压转换模块,所述AC220V-DC24V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C220V-DC12V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组带有继电器RS485信号端,继电器组由多个继电器组成,每个继电器上有继电器电缆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电缆输出端与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RS485信号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压采集模块带有电压采集电缆输出端和电压采集RS485信号端,所述电压采集电缆输出端与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集RS485信号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流采集模块带有电流采集电缆输出端和电流采集RS485信号端,所述电流采集RS485信号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环境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的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风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通讯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远程终端云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组包括20路以上独立开关控制继电器,与控制模块的通信协议遵循Modbus通信;
所述的电压采集模块具备20路以上独立电压采集能力,监测精度不低于1%,与控制模块的通信协议遵循Modbus通信;
所述的电流采集模块具备20路以上独立电流采集能力,监测精度不低于1%,与控制模块的通信协议遵循Modbus通信;
所述的继电器组、电压采集模块和电流采集模块为一组RS485总线通信;
所述的控制模块为STM32单片机;
所述的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通讯模块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通讯与网络云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时代(青岛)海洋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时代(青岛)海洋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