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6763.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麻实;服部邦雄;天野润;绫部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14 | 分类号: | F16H61/14;F16H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自动变速器 变速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在车辆的被驱动行驶时伴随发动机的转矩上升控制进行降挡时,要确保输入轴转速的控制性,并且抑制降挡后的同步时的变速冲击。在通过手动换挡操作进行M2→M1降挡时,在发动机的转矩上升控制时通过接合状态的锁止离合器(Plu指令值开启)使输入轴转速(Nin)上升,因此,输入轴转速(Nin)的控制性提高,能迅速地使输入轴转速(Nin)上升,适当地进行降挡。此外,在输入轴转速(Nin)达到一速同步转速(Nin1)之前锁止离合器被释放(Plu指令值关断),因此,降挡后的同步时的由发动机的惯性等引起的变速冲击被适当地抑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特别是,涉及经由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式传动装置连结于发动机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配设于经由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式传动装置连结于发动机的输入轴与驱动轮之间,并且通过使第一接合装置接合而使以第一变速比进行动力传递的第一速挡位至少建立,通过使第二接合装置接合而使以小于所述第一变速比的第二变速比进行动力传递的第二速挡位至少建立(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a)具备彼此并联地设于经由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式传动装置连结于发动机的输入轴与驱动轮之间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并且,(b)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设有第一接合装置,在该第一动力传递路径,通过该第一接合装置被接合,能至少建立以第一变速比进行动力传递的第一速挡位,(c)在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设有第二接合装置,在该第二动力传递路径,通过该第二接合装置被接合,能至少建立以小于所述第一变速比的第二变速比进行动力传递的第二速挡位。
在如此经由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式传动装置连结于发动机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中,在释放第二接合装置向第一速挡位降挡时,若锁止离合器接合,则变速冲击可能会恶化。因此,通常在降挡时在规定的定时释放锁止离合器(参照专利文献1)。
再者,认为在车辆的被驱动行驶时降挡的情况下,进行使发动机转矩暂时性增大的转矩上升控制,由此使输入轴转速迅速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若锁止离合器被释放,则输入轴转速的控制性因发动机转速与输入轴转速的偏差而降低,不易在抑制变速冲击的同时迅速进行降挡。另一方面,若使锁止离合器接合,将输入轴与发动机直接连结而执行降挡,则虽然输入轴转速的控制性变高,但是在降挡后的同步时(变速完成时),由于发动机的惯性可能会导致驱动力变动、异常噪声的产生等变速冲击恶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882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522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车辆的被驱动行驶时伴随发动机的转矩上升控制进行降挡时,要确保输入轴转速的控制性,并且抑制降挡后的同步时的变速冲击。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第一发明为变速控制装置,设于车辆用自动变速器,所述车辆用自动变速器配设于经由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式传动装置连结于发动机的输入轴与驱动轮之间,并且通过使第一接合装置接合而使以第一变速比进行动力传递的第一速挡位至少建立,通过使第二接合装置接合而使以小于所述第一变速比的第二变速比进行动力传递的第二速挡位至少建立,所述变速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降挡控制部,在车辆以所述第二接合装置被接合的所述第二速挡位被驱动行驶时,在释放所述第二接合装置向所述第一速挡位降挡时,进行所述发动机的转矩上升控制,由此,通过接合状态的所述锁止离合器使所述输入轴的转速即输入轴转速上升,并且在该输入轴转速达到所述第一速挡位的同步转速之前释放所述锁止离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6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线摄像装置和放射线摄像系统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