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框内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7919.0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4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3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桂园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框 结构 | ||
1.一种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收缩内模框,包括交替可拆卸连接的多个第一围合部和多个第二围合部,所述可收缩内模框处于伸出状态时,各所述第一围合部和各所述第二围合部位于第一多边形上;所述可收缩内模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围合部收缩于所述第一围合部的内侧,各所述第一围合部位于第二多边形上;所述第一多边形的边与所述第二多边形的边对应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内模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一围合部和所述第二围合部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围合部和所述第二围合部朝内侧滑动,使所述可收缩内模框由伸出状态变为收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合部的端部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围合部的所述凹槽及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空间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每一所述第二围合部朝内侧收缩,并收缩于一所述容置空间中,使所述内模框由伸出状态变为收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合部和所述第二围合部交替抵接围成所述内模框,所述第二围合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围合部的端部滑动抵接,所述第二围合部沿所述第一围合部的端部滑动直至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合部的端部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的靠近所述第一围合部外壁的一端凸设有抵持板,所述抵持板具有平行于所述抵持面的端面;所述抵持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抵持面之间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内模框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抵持板的端面与所述抵接面滑动抵接,所述抵接面与所述抵持面平行且间隔;所述内模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抵持面与所述抵接面滑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围合部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三滑动部,所述第二围合部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四滑动部,所述第三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合部的重心于所述底座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三滑动部的重心于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围合部的重心于所述底座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滑动部的重心于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内模结构还包括升降机构、多个第一连杆和多个第二连杆;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相对于所述底座抬升;每一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一所述第一围合部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转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一所述第二围合部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随所述升降机构抬升的高度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随所述升降机构抬升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滑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滑动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围合部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升降机构配合,每一所述第二围合部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升降机构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框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框为矩形框状,所述第一围合部包括两个边模,一所述边模的一端与另一所述边模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围合部为由所述内模框的角部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79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撑行车
- 下一篇:光刻胶的处理方法及自对准双图案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