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58425.4 申请日: 2020-11-12
公开(公告)号: CN112428418A 公开(公告)日: 2021-03-02
发明(设计)人: 张国彦;谭晓雷;汤恒;赵彬;王素岩;樊新舟;安禹锡;李国旺;何大亮;杨武 申请(专利权)人: 张国彦
主分类号: B28B23/04 分类号: B28B23/04;B28B23/02;E01D19/00;E01D101/26
代理公司: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代理人: 鄢亚东
地址: 221005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道路 工程 桥梁 上部 构造 预制 安装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进行场地硬化和台座基底处理,并完成台座的制作工作;

S2:之后将空心钢模板运到现场,然后进行试拼、打磨处理,完毕后采用水溶性颜料对钢膜板进行编号分类;

S3:采用绑扎的方式完成底板钢筋和腹板的安装工作;

S4:待底板钢筋及腹板绑扎好后,进行模板安装;

S5:模版安装完毕后,进行波纹管的制作和安装工作:安装顺序自下而上,先安装底部,后安装上部,接头处采用套管;

S6:波纹管安装完毕后,采用水平分层以及斜向分段的连续方式浇筑混凝土;

S7: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钢绞线的制作加工以及安装工作,钢绞线张拉:采用两端张拉,张拉力和引伸量控制;

S8:钢绞线安装完毕后,进行压浆,压浆顺序从下到上,自一端向另一端缓慢,均匀进行;

S9:压浆完毕后,进行梁头封锚处理;

S10:砼浇筑后用无坊布覆盖存梁,养生7天。

2.如权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台座采用混凝土浇筑,其间隔同模板竖向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钢筋的安装在底模上就地绑扎完成,首先在台座上用石笔或墨线划出钢筋及波纹管定位骨架位置,然后绑扎腹板钢筋,在钢筋笼底部及侧面设置砼垫块,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绞线切割时,先在距切口30-50mm处用铁丝绑扎固定,钢绞线的切断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钢绞线编束时,每隔1-1.5m绑扎一道铁丝,丝扣向里,绑扎好的钢丝束编号挂牌堆放。

4.如权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模板安装时,先在端模上安装锚垫板,再安装端模,然后安装侧模调好高度和垂直度,并在外模骨架底口设对拉螺丝拉紧。

5.如权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波纹管每根长度不超过8M,接头长度不少于30cm,端缝用宽带胶布粘牢,不少于5层,防止砼浆侵入,安装时按照设计竖曲线和水平曲线坐标控制,用铅丝固定在钢筋上,并对管道和钢筋作加密定位处理,在曲线间距50cm、直线100cm处设立坐标,确保管道位置准确,待侧模安装好之后,绑扎空心板梁顶板钢筋,进行定位筋焊接和预埋锚垫板,预埋筋工作。

6.如权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以及斜向分段的连续方式浇筑,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应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在距离该端4m-6m处合拢,浇筑时分段长度为4m-6m,分层下料厚度不超过30cm,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为避免腹、翼板交界处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纹,需在腹板混凝土浇注完后略停一段时间,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浇筑翼缘板,但必须保证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将翼缘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及时整平、抹面、收浆,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待表面收浆后,对梁面进行压抹、刷毛处理,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后,拆除侧面模板及腹板,拆模后应将梁端及翼板边缘凿毛,凿毛后尽快对梁面进行覆盖养生,确保空心板梁砼面全天24小时保持湿润状态,拆模后对模板接触部位砼表面喷水养生,养生期大于7天。

7.如权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钢绞线在穿束前,对孔道进行清孔检查,确保孔道通畅,之后按编号穿束钢绞线穿孔,钢绞线的受力点间距不超过3.0M,端部悬出长坡不大于1米,穿孔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钢绞线的端头要用封口胶包裹处理,穿束完毕,安装施工锚,防止杂物进入孔内,钢绞线张拉时砼强度必须达到90%、龄期达到15天,安装锚垫板与钢束成90度垂直,并采用两端张拉,张拉力和引伸量控制,每束钢绞线断丝、滑丝控制在1根以内,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绞线总数的1%,如超出必须采用换束,重新张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彦,未经张国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4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