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碳化硅纤维前驱体聚碳硅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9676.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林;侯振华;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信达航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60 | 分类号: | C08G77/60;D01F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碳化硅 纤维 前驱 体聚碳 硅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碳化硅纤维前驱体聚碳硅烷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高晶硅副产物SiCl4为原料,在格氏试剂作用下制备了苯基氯硅烷,与聚二甲基硅烷和二乙烯基苯反应,加温加压生成一种碳化硅纤维前驱体聚碳硅烷。同时,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获得聚碳硅烷,及其在制备碳化硅纤维中的应用,其中本发明制备的聚碳硅烷前驱体中含有苯环结构,陶瓷产率>90%,由此制备的SiC纤维,强度达3.1GPa以上,模量达295GPa以上。在1000℃高温氧化400小时后,强度保留率达8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陶瓷前驱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碳化硅纤维前驱体聚碳硅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iC纤维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良好的耐热性能,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热结构件上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军事运用背景,因此世界各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严格禁运。发展SiC纤维对提高我国国防军事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SiC纤维最常用、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先驱体转化法是将先驱体经过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高温烧结等步骤得到SiC纤维。聚碳硅烷是最常用的先驱体之一,具有非目标组成元素少、成型性好等优点,且可以通过对先驱体进行分子结构的设计,从而实现对烧成SiC纤维的性能控制。但是目前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制备的SiC纤维仍存在明显的问题:聚碳硅烷本身富碳,且在不熔化处理的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氧,由此制备的SiC纤维中富含有SiCxOy,高温下极易发生氧化分解,严重影响SiC纤维的力学性能。因此,对先驱体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SiC纤维更好的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碳化硅纤维制备时常常采用的聚碳硅烷,作为先驱体的合理设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高温碳化硅纤维前驱体聚碳硅烷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聚二甲基硅烷PDMS进行蒸馏,取103℃馏分,干燥备用;
(2)将纯净的镁粉和引发剂置于有机溶剂中,加热至80-85℃并保持搅拌;在氮气环境下向其中滴加卤代苯,搅拌2小时以上,将反应生成的格氏试剂过滤、提纯;
(3)将格氏试剂溶解在甲苯中,置于三口烧瓶内,向其中滴加SiCl4,保持氮气环境,搅拌,加热至60-70℃保温2-4小时,过滤、减压蒸馏,收取201-203℃馏分,干燥,记为物质1;
(4)将聚二甲基硅烷PDMS和物质1、二乙烯基苯DVB置于高压釜中,搅拌均匀,通入氮气,加压至2-4MPa,按照设置的升温程序升温至440-480℃,保温4-8小时;随后向体系中通入氨气,继续保温1-2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结束通氨气,得粗产物2;
(5)将粗产物2于二甲苯溶解、过滤、减压蒸馏,得成品聚碳硅烷PCS。
作为改进,步骤(2)中,有机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无水乙醚中任一种;引发剂包括金属Cu、Ag、Al、Co、Ti的卤化物或氰化物,Na、K、Mg的硝酸盐或硫酸盐、溴代烃中任一种,或至少一种的组合。
作为改进,镁粉与卤代苯的质量比为(1-1.5):1;引发剂的用量占卤代苯的(2%-5%);有机溶剂与卤代苯的体积比为(1-5):1。
作为改进,步骤(3)中,格氏试剂、甲苯和SiCl4质量比为(1-2):(2-5):1。
作为改进,步骤(4)中,升温程序为:2-5℃/min升温至260-320℃,保温2-4小时;2-5℃/min升温至440-480℃。
作为改进,其中,聚二甲基硅烷PDMS、物质1和二乙烯基苯DVB的质量比为100:(20-40):(5-20),氮气的流量为200-400ml/min;氨气的流量为300-40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信达航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信达航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9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盂压力监测球囊灌注导管
- 下一篇:一种榨汁机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