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植树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0734.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郗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郗廷辉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植树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植树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表面内设有车腔,所述车腔的前后壁上固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轨道块,所述轨道块的上下表面内贯穿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块上表面的挡块,所述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树苗并保证树苗竖直的相对的一侧面内设有圆槽的限制块,能够全自动且有序的实现挖坑、放置树苗、填土压实的操作,实现对树苗的自动植树功能,并且能够保证树苗处于竖直状态,同时树苗的间距也能够非常的稳定,人员只需要按时放置树苗即可,操作非常的轻松与简单,植树效率高,质量好,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植树汽车。
背景技术
植树即种植树木,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的增强与完善,在很多的地方都会需要植树,而人工植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劳动强度也特别高,因此自动植树的汽车是非常好的选择,而目前的一些植树车可能存在着树苗易歪斜的问题,而且可能还需要较多的人为操作,导致劳动强度还是较高,进而导致普及率不高,不太好用,本发明阐明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植树汽车,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植树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表面内设有车腔,所述车腔的前后壁上固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轨道块,所述轨道块的上下表面内贯穿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块上表面的挡块,所述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树苗并保证树苗竖直的相对的一侧面内设有圆槽的限制块,所述滑杆与所述滑轨的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筋,所述滑轨相背的一侧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左右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车体内转动连接有左右位置对称的车轴,所述车轴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车体内设有被右侧的所述车轴贯穿的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前后壁上转动连接有能够单向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侧能够啮合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动力腔并伸入所述第一空间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端啮合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滑轮的相对的一侧设有固设于所述滑轨右壁上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转轴单双向转动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转轴电性连接,所述轨道块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四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平台,所述车体的右侧固设有用于挖坑的挖坑机构,所述挖坑机构的下侧设有用于填土并压实的填土机构,所述动力腔内设有用于模式切换的动力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挖坑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车体右表面下侧前后位置对称的挖坑块,所述挖坑块的右表面内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的左壁上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空间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面内设有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第三空间的靠近所述套筒的一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杆的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间隙内的方杆,所述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挖坑的挖板,所述第二空间的左壁内贯穿并转动连接有伸入所述动力腔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前侧啮合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五锥齿轮,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后侧能够啮合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转轴的扇形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郗廷辉,未经郗廷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0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