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引物组、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1291.1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珂;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普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44;C12Q1/04;C12N15/11;C12R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黄益澍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产业东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肺炎 支原体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所述引物组包括MP外引物对、MP内引物对、MP环引物对,所述MP外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所述MP内引物对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所述MP环引物对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能达到100copies/反应)、检测准确、检测速度快且检测过程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体外诊断与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引物组、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全球各地冬春季节的主要流行病原,具有高度的传染类,婴幼儿尤其易感,在中国人群的感染率较高,且近年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肺炎,甚至侵蚀肺外器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呼吸道病原体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病毒类、细菌类、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此外还有一些属于原虫类和真菌类等等。不同病原菌的首选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并不相同,单就抗生素而言,因病原体差异首选有效抗生素完全不同,但不同病原体造成的病征有很大的相似度,难以区分,精准快速的区分病原体种类成为有效治疗疾病、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以争取尽早使用正确的药物,同时避免无效抗生素滥用。
目前,国内肺炎支原体临床诊断,以“间接荧光法呼吸道九联检抗体检测”和“金标层析法的2-5联检抗原检测”为代表的免疫法产品为主,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技术产品。从技术原理的角度,可以分为培养法、抗原免疫检测法、血清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测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实时荧光PCR、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qPCR、qPCR、QPCR等)为代表的分子诊断法。但这些方法都有明显的技术缺陷、应用制约因素,比如,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面临着核酸提取和检测操作复杂、仪器平台和操作人员要求高等一系列问题,成本高且使用场景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LAMP恒温扩增技术使用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本发明创新性地开发无需纯化的一步法样本核酸抽提技术,免去繁琐的手工操作步骤;设计优选靶标特异性的引物组、开发优化反应配方,提高检测效率;开发优化冻干配方,制成可冷藏保存/常温运输的试剂盒,极大地拓宽了本发明产品应用场景。
本发明使用的核心技术方法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恒温核酸扩增方法,属于分子诊断方法的一种。LAMP技术具有特异性强、反应时间短、样本耐受度高、操作便捷、硬件成本低等优点。该方法为日本荣研公司的专利技术,所涉专利包括CN100393875C、CN1222614C、CN100422323C等。
LAMP方法针对靶序列的8个区域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包括上下游外引物F3和B3、上下游内引物FIP和BIP、上下游环引物LF和LB),利用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 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保温60min,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反应副产物-白色焦磷酸镁沉淀,也可通过嵌入式染料进行更为精准的荧光定量。本发明人创造性地使用该技术,设计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引物组,并对反应体系中的各项条件进行了摸索。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引物组,该引物组具有特异性强(对其他病原体没有检测活性)、灵敏度高、通用性好(种内各亚型通用)的特点。该引物组的具体序列如表1中SEQ ID NO:1至SEQ ID NO:6所示。
表1 引物序列表
所述引物的设计过程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普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普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1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适配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