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孔型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4134.6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倪俊;李辉;靳兆峰;祁松松;范秋林;李灿伦;景加荣;郭腾;乔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C23C14/20;C23C14/56;C23C14/35;C23C14/08;C23C14/02;B26F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陈少凌;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型 静电 聚酰亚胺 薄膜 镀铝 二次 表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孔型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先在聚酰亚胺薄膜基材上制孔,再在带孔聚酰亚胺薄膜基材的一个面上真空蒸发卷绕镀金属铝反射层,最后在镀铝带孔聚酰亚胺薄膜基材的另一面磁控溅射卷绕镀ITO导电层。这样制备的ITO导电层在孔内可以与金属铝反射层叠加起来形成“电连接器”,即使ITO导电层出现局部断裂,亦可通过孔内电连接器连通金属铝反射层来消除静电,从而消除因ITO导电层断裂而无法消除静电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热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孔型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航天器运行的轨道呈现超高真空状态,在海拔600km处,大气压力在10-7Pa以下;1200km处压力约为10-9Pa;10000km处压力约为10-10Pa;月球表面的压力约为10-10~10-12Pa。在环模航天器服役轨道空间的地面模拟试验中,真空度一般也需要优于6.5×10-2Pa。
多层隔热组件是利用多层反射屏与间隔物迭合而成的隔热材料,在真空条件下,多层隔热组件可有效地阻止残余气体的导热,隔热性能尤为突出。多层隔热组件内部具有气体,则会大大降低多层隔热组件的隔热效果。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也称“面膜”)是敷设在多层隔热组件面向太空的一侧,可有效降低多层隔热组件的温度。根据现有的多层隔热组件加工工艺要求,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与多层隔热组件本体需要缝合在一起。
因此,除了多层隔热组件本身开设放气孔,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也需开设放气孔。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如不开设放气孔,则会与多层形成密闭空腔。航天器及多层隔热组件内部的空气将难以有效排除,残余气体将渗透在多层隔热组件内部,降低多层隔热组件的导热性能。
此外,航天器发射入轨或热试验建立真空的过程非常短暂,在从地面大气压到相对高真空的过程中,如不能进行有效放气,将会导致多层隔热组件急速膨胀。膨胀的多层隔热组件会在其安装尼龙搭扣的部位产生拉应力,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脱落、开缝,影响多层隔热组件的固定和隔热效果。
为了减小多层隔热组件内部的气体残余,提高排空效率,需在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表面开孔。由于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二次表面镜上的ITO导电层为脆性的陶瓷材料,在多层隔热组件加工过程中,ITO导电层容易断裂,ITO断裂后的表面静电无法消除,存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穿孔型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制备方法。
目前国内还没有性能稳定的穿孔型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产品供应,一般采购未穿孔的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产品,在后续制作多层隔热组件时还需在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上制孔,容易破坏ITO导电层的连续性,从而造成面膜的防静电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穿孔型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先在聚酰亚胺薄膜基材上制孔,再在带孔聚酰亚胺薄膜基材的一个面上真空蒸发卷绕镀金属铝反射层,最后在镀铝带孔聚酰亚胺薄膜基材的另一面磁控溅射卷绕镀ITO导电层,这样制备的ITO导电层在孔内可以与金属铝反射层叠加起来形成“电连接器”,即使ITO导电层出现局部断裂,亦可通过孔内电连接器连通金属铝反射层来消除静电,从而消除因ITO导电层断裂而无法消除静电的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孔型防静电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酰亚胺薄膜基材上制孔,得到带孔聚酰亚胺薄膜;
S2、在带孔聚酰亚胺薄膜的一个面上真空蒸发卷绕镀金属铝反射层,得镀铝带孔聚酰亚胺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4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