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监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7030.0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锐;叶梓豪;孙佳优;郭浩文;胡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慧拓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0 | 分类号: | B60W50/00;B60W40/08;B60W40/04;B60W40/105;B60W40/107;G08G1/09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协同 智能 汽车 行驶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监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面向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监控系统包括自动驾驶车辆数据采集模块、车外交通环境数据采集模块、驾驶员操作与状态信息监控模块以及多端信息融合传输交互模块。本发明所述的面向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监控系统及方法,通过多端同时获取数据并将其整合,本发明的信息感知更为全面,提供更为全面的汽车行驶监控以及辅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及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电子通信等多领域融合的技术产物,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智能汽车在车联网环境下的具体应用,通常搭载摄像头、激光雷达、IMU等先进感知设备感知车内外环境信息,并通过CAN总线得到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类、状态类数据,同时具有先进的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能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车端、路端、云端之间的智能信息交互。
车路协同技术是指智能网联汽车依托于云计算及5G技术,在其行驶过程中与行驶环境周围的智能路端设备以及部署在服务器中的云端设备进行感知信息的实时交流,将全局交通信息实时共享给群体终端节点,使车辆能够获得全局的感知能力,实现超视距的安全姿态感知。
专利公告号为CN11037700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远程调配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自动驾驶车辆搭载多传感器感知车辆自身及驾驶环境并记录故障信息,通过5G与云服务器相连进行数据交互;同时支持通过VR设备实现车辆的远程操纵。但此方案没有联合路端设施,与云端之间只实现了简单的数据上报;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信息感知更为全面面向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状态监控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息感知更为全面的面向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状态监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状态监控系统及方法,用于车端,包括:
自动驾驶车辆数据采集管理模块,获取车端的车辆数据并进行处理;
车外交通环境数据采集管理模块,获取路端的交通数据并进行处理;
驾驶员操作与状态信息监控模块,获取驾驶员的驾驶数据并进行处理;
多端信息融合传输交互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数据、所述交通数据以及所述驾驶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驾驶车辆数据采集管理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子模块以及数据处理子模块;
所述数据获取子模块,通过CAN总线与汽车连接,用于获取汽车的车辆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子模块,与所述数据获取子模块连接,用于对汽车的车辆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车外交通环境数据采集管理模块包括交通环境感知子模块以及交通环境数据管理子模块;
所述交通环境感知子模块,用于识别并获取交通环境数据;
所述交通环境数据管理子模块,与所述交通环境数据管理子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交通环境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员操作与状态信息监控模块包括状态监控识别子模块以及状态特征提取子模块;
所述状态监控识别子模块,用于获取驾驶员的驾驶数据并监控驾驶员的驾驶状态;
所述状态特征提取子模块,与所述状态监控识别子模块进行连接,用于处理所述驾驶数据,并建立驾驶倾向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数据包括控制数据以及状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慧拓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慧拓无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7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