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防雾遮挡车牌识别的闸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7931.X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恒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0 | 分类号: | G07C9/20;G08G1/017;G03B17/55;E01F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鞋城管委***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技术 遮挡 车牌 识别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防雾遮挡车牌识别的闸道装置,属于人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密封室,密封室内活动插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位于密封室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摩擦轮,摩擦轮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摩擦板,密封室的左端密封连通有气囊,底座上设置有与气囊相对应的限制通道。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防雾遮挡车牌识别的闸道装置,通过密封室、摩擦轮、摩擦板、活动阻挡机构一、气囊以及压缩杆组合作用,可以有效短暂的去除气流方向的雾气,确保闸杆可以自动升起对车辆放行,极大的提高了大雾天闸道通行的效率,降低道路以及停车场拥堵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交通的通畅度,更加便于人们驾车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防雾遮挡车牌识别的闸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已经在人们的生活照随处可见,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例如应用在高速路口、停车场输出口等相关场所的自动闸道,通过车牌识别技术对经过车辆车牌的记录识别获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并记录管理,同时实现相关的自动收费开启闸杆放行等一系列的工作,尤其是在高速路口,极大的提高了车辆通行的效率。
在车牌识别技术中最基础的一项处理就是通过摄像头拍摄经过的车辆获取车牌信息,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在遇到雾等天气的时候,很容易因雾遮挡摄像头拍摄的视线,无法正常的获取经过车辆的车牌信息,从而导致闸杆无法自动升起对车辆进行放行,进而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通行效率,从而会造成道路以及停车场拥堵事件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防雾遮挡车牌识别的闸道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底座、密封室、滑动杆、摩擦轮、摩擦板、活动支撑件、驱动杆、驱动座、限制件、齿轮、活动阻挡机构一、驱动件一、气囊、限制通道、压缩杆、弹性蓄能件、驱动件二、活动阻挡机构二、排气嘴。
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密封室,密封室内活动插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位于密封室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摩擦轮,摩擦轮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摩擦板,滑动杆的另一端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活动支撑件,底座上滑动插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座,驱动座上转动连接有限制件,限制件上啮合连接有齿轮,底座上活动插接有与限制件相对应的活动阻挡机构一,驱动杆之间连接有驱动件一,密封室的左端密封连通有气囊,底座上设置有与气囊相对应的限制通道,限制通道内活动插接有与气囊相对应的压缩杆,压缩杆上端连接有弹性蓄能件,弹性蓄能件上连接有驱动件二,底座上活动插接有与压缩杆相对应的活动阻挡机构二,密封室的右端连通有排气嘴。
优选的,所述摩擦板固定连接在密封室内,且摩擦板与摩擦轮均为高摩擦系数材料,提高摩擦生热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活动支撑件包括连接杆、连接座和弹性连接件,连接杆通过弹性连接件活动插接在连接座内,连接杆相对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杆上,连接座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限制件呈L型,且与驱动座之间连接有转动轴,齿轮啮合连接在转动轴上,同时齿轮转动连接在驱动座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滑动槽,驱动杆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且驱动杆的底部与滑动槽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
优选的,所述活动阻挡机构一和活动阻挡机构二均包括伸缩阻挡块、弹性复位件和电磁体,伸缩阻挡块通过弹性复位件活动连接在底座上,电磁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与伸缩块相对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均为T型活动块,且二者对称插接在路面上。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恒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恒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7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