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16p11.2微缺失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8239.9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魏利然;蒋丽莎;林灵;王永攀;孔芬;丁飞飞;殷月鹏;王新军;楼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藤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上海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16 p11 缺失 引物 探针 组合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16p11.2微缺失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物检测染色体16p11.2上32.5~33.8M缺失突变;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物包括SEQ ID NO:1~3、SEQ ID NO:4~6、SEQ ID NO:7~9、SEQ ID NO:10~12和SEQ ID NO:13~15。本发明针对染色体16p11.2上32.5~33.8M区域内近1.25Mb缺失突变,选择5个特定的缺失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实现了利用基于Taqman的特异、灵敏的多重qPCR直接检测16p11.2微缺失状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检测16p11.2微缺失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6p11.2微缺失综合征是一类先天性基因缺陷病,常用的分子诊断方法包括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 CGH)、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分析(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荧光原位杂交分析(FISH)和定量聚合酶链连锁反应(qPCR)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rray CGH,微阵列芯片属于寡核苷酸平台,检测结果准确性弱,还需要进一步检测才能确定DNA缺失的长度,且芯片检测法存在检测时间长的问题,检测周期大于5天,检测成本高。MLPA是一种定量聚合酶反应分析方法,能够检测出DNA重复序列的数目,然而该方法的检测周期也大于 5天,检测不同的缺失区间需要定制探针,检测成本高。FISH技术作为检测 16p11.2微缺失综合征的金标准,可以检测到DNA缺失,但是无法确定缺失片段的大小,检测成本高,不适合作为疾病筛查方法。qPCR是功能强大的基因检测方法,仅需针对特定目标区域设计探针引物即可检测出DNA重复序列的数目,检测周期短,成本低,适合于临床筛查16p11.2微缺失表征的患者。
CN109182493A公开了人16p11.2微缺失综合征检测的引物和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基于SYBR Green I染料法的qPCR反应体系,与质控对照组ΔCt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发生杂合缺失,该方法只能间接推断是否患有16p11.2 微缺失综合征,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CN105624308A公开了一种检测染色体16p11.2微缺失的产品,通过检测染色体16p11.2上29.5~30.1Mb区域内的SNP位点的基因型,判断是否存在染色体微缺失,亦是属于间接检测法,不能直接检测染色体微缺失。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直接检测方法,用于16p11.2微缺失综合征的筛查和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发明提供了检测16p11.2微缺失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物为针对染色体16p11.2上特定缺失的1.25Mb区间设计的,基于Taqman探针法的qPCR反应体系实现了对目标区域的直接、准确、快速检测。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检测16p11.2微缺失的引物探针组合物,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物检测染色体16p11.2上32.5~33.8M区间的缺失突变;
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物包括(a)~(e):
(a)检测第一缺失区段F1R1的引物探针:
上游引物SEQ ID NO:1:GGGTCAGAGCATGTGCATAA;
下游引物SEQ ID NO:2:CACAGAGAATCAGGGAGAAAGG;
探针SEQ ID NO:3:CTGCATCAGGTTCTGGGCTCCA;
(b)检测第二缺失区段F2R2的引物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藤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上海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未经上海宝藤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上海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检修装置
- 下一篇:房车用移动信号接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