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品分离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9310.5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荣;王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7/04 | 分类号: | C07C7/04;C07C15/04;C07C15/06;C07C15/24;C07C15/28;C07C1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王璐;要然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分离 精制 方法 | ||
1.一种油品分离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芳烃混合油品为原料,经一系列精馏塔的分馏,获得高纯度的粗苯、粗甲苯、萘油、蒽油、芘油;
具体为:将原料通过第一精馏塔分离得到轻质油和偏重油,将所述轻质油通过第二精馏塔分离得到苯和甲苯混合物及萘油,将所述苯和甲苯混合物通过第三精馏塔分离得到精制粗苯和精制粗甲苯,将所述偏重油通过第五精馏塔分离得到精制蒽油和较重油,将所述萘油通过第四精馏塔分离得到精制萘油和偏重油,将第四精馏塔和第五精馏塔分离得到的偏重油和较重油通过第六精馏塔分离得到精制芘油和塔底杂油;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输入第一精馏塔,控制底部温度为180~200℃,顶部温度为85~95℃,将塔顶分离出的轻质油输入第二精馏塔,将塔底分离出的偏重油输入第五精馏塔;
(2)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220~240℃,顶部温度为75~85℃,将塔顶分离出的低沸点油输入第三精馏塔,将塔底分离出的高沸点油输入第四精馏塔;
(3)控制第三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110~130℃,顶部温度为80~90℃,塔顶分离出的产物即为粗苯,塔底分离出的产物即为粗甲苯;
(4)控制第四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210~230℃,顶部温度为150~160℃,塔顶分离出的产物即为萘油,将塔底分离出的偏重油输入第六精馏塔;
(5)控制第五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260~290℃,顶部温度为200~210℃,塔顶分离出的产物即为蒽油,将塔底分离出的较重油输入第六精馏塔;
(6)控制第六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290~330℃,顶部温度为250~260℃,塔顶分离出的产物即为芘油,塔底分离出的为杂油;
第一精馏塔为减压精馏塔,压力为5~20Kpa;
和/或,第二精馏塔为加压精馏塔,压力为105~120Kpa;
和/或,第三精馏塔为加压精馏塔,压力为105~120Kpa;
和/或,第四精馏塔为减压精馏塔,压力为20~35Kpa;
和/或,第五精馏塔为减压精馏塔,压力为5~20Kpa;
和/或,第六精馏塔为减压精馏塔,压力为5~20K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三精馏塔、和/或第四精馏塔、和/或第五精馏塔、和/或第六精馏塔的回流比为3: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六精馏塔分离得到的芘油和杂油分别与进入第一精馏塔的原料进行热接触,转移热能;
和/或,将第四精馏塔和第五精馏塔分离得到的萘油和蒽油分别与进入第三精馏塔的物料进行热接触,转移热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芳烃混合油品为原料,将其输入第一精馏塔,控制底部温度为180~200℃,顶部温度为85~95℃,将塔顶分离出的轻质油输入第二精馏塔;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220~240℃,顶部温度为75~85℃,将塔顶分离出的低沸点油输入第三精馏塔;控制第三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110~130℃,顶部温度为80~90℃,塔顶分离出的产物即为高纯度的粗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芳烃混合油品为原料,将其输入第一精馏塔,控制底部温度为180~200℃,顶部温度为85~95℃,将塔顶分离出的轻质油输入第二精馏塔;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220~240℃,顶部温度为75~85℃,将塔顶分离出的低沸点油输入第三精馏塔;控制第三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110~130℃,顶部温度为80~90℃,塔底分离出的产物即为高纯度的粗甲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芳烃混合油品为原料,将其输入第一精馏塔,控制底部温度为180~200℃,顶部温度为85~95℃,将塔顶分离出的轻质油输入第二精馏塔;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220~240℃,顶部温度为75~85℃,将塔底分离出的高沸点油输入第四精馏塔;控制第四精馏塔的底部温度为210~230℃,顶部温度为150~160℃,塔顶分离出的产物即为萘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93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小型预制双T梁安装的自锚滑移临时支座
- 下一篇:头戴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