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通道雷达实测数据估计方位波束宽度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73033.5 申请日: 2020-11-14
公开(公告)号: CN112526464B 公开(公告)日: 2022-03-18
发明(设计)人: 万晋通;张玉石;黎鑫;尹雅磊;张金鹏;李清亮;赵鹏;许心瑜;夏晓云;张浙东;李慧明;尹志盈;朱秀芹;李善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S7/40 分类号: G01S7/40
代理公司: 青岛博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7 代理人: 封代臣
地址: 266107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通道 雷达 实测 数据 估计 方位 波束 宽度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多通道雷达实测数据估计方位波束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用来估计方位波束宽度的强散射体目标:

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获取岸基雷达照射海域中经过或停泊的船只信息,基于船只信息选择用于估计方位波束宽度的非合作目标,具体步骤为:

步骤11,结合雷达照射方位范围和AIS中船只的方位角度,选择长度大于100米,宽度大于30米的船只作为估计方位波束宽度的目标船只;

步骤12,判断步骤11中所选船只的航速是否为0,如果航速为0,则选择该停泊船只作为测量目标,若航速不为0,则不选该船只;

步骤2,计算雷达照射目标的方位角Φ和俯仰角Θ:

结合AIS中船只经纬度信息和雷达架设位置经纬度信息,计算雷达天线法线对准目标时需设置的方位角Φ;计算雷达天线与目标之间的直线距离D,并结合已知雷达架设高度H,计算雷达天线法线对准目标时需设置的俯仰角Θ,见下式(1),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

步骤3,设置雷达相扫模式参数:

基于步骤2中计算所得的雷达方位角和俯仰角,仅能确定雷达相扫模式中的方位相扫中心,还需设置雷达方位扫描范围、相扫角度、相扫间隔角、相扫测量时长参数,具体步骤为:

步骤31,估计雷达天线方位波束宽度:

由N个阵元组成的一维均匀线阵,阵元间隔d=λ/2,利用下式(2),近似估算雷达天线方位波束宽度其中λ=c/f0,c=3×108m/s为电磁波传播速度,f0为雷达工作频率;

步骤32,设置相扫角度:

根据步骤31中估算的雷达天线方位波束宽度,设置相扫角度偏离天线法线的最大角度不超过120度,见下式(3),以阵面天线法线为相扫角度零点,设置相扫起始角度θscan1和相扫终止角度θscan2

步骤33,设置相扫间隔角为θstep度;

步骤34,设置相扫间隔角θstep对应的脉冲数为mscan

步骤35,设置最小测量时长:

根据步骤32-34中设置的相扫角度相关参数,结合雷达工作参数中的脉冲重复频率,计算最小测量时长tmin,见下式(4),式中PRF为脉冲重复频率;

步骤4,处理相扫数据:

步骤41,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雷达天线与目标之间的距离D,计算目标所在的中心距离单元ro,见下式(5),其中Δm为距离分辨率,

步骤42,依据所选船只目标长度L占据的距离单元数目num,确定所选船只对应的距离范围Δr,见下式(6):

ro-num≤Δr≤ro+num (6)

步骤43,利用船只对应的距离范围Δr和测量数据的时间长度组成的数据矩阵,绘制距离-时间RT二维伪彩色图,并从RT图中选择一段完整的扫描信号;

步骤44,以步骤43中选择的完整扫描信号为处理对象,对Δr个距离单元对应幅度平均,得到平均距离单元对应的幅值随M个脉冲的变化曲线,见下式(7):

步骤45,对步骤44中M个脉冲对应的一维幅值,依次以mscan个脉冲平均,得到M/mscan个以θstep为刻度的方位角对应的一维幅值图,并对M/mscan个横坐标乘以θstep,将一维幅值图横坐标转换为方位维度数;

步骤5,估计3dB波束宽度:

步骤51,补偿相扫带来的增益损失:对步骤45对应的方位-幅值数据Data_ys进行下式(8)的计算,补偿相扫带来的增益损失,得到补偿增益损失后的数据Data_bc,其中θ为以起点为θscan1,终点为θscan2,间隔为θstep组成的方位向量,*表示向量乘以运算;

步骤52,寻找数据Data_bc中最大值,找出最大值下降6dB后,左右对应的方位角度θleft、θright,且分别乘以相应的波束展宽因子cosθleft、cosθright,根据下式(9)可得3dB波束宽度:

θ3dB=(θright·cosθright)-(θleft·cosθleft) (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30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