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方法以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9489.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举;黄锟;刘会锋;周理志;白晓飞;袁泽波;冯觉勇;刘辉;王师;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7;C09K8/516;C09K8/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溪;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洞型 碳酸盐 岩储层酸压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由暂堵颗粒和前置液混合而成的工作液,其中,所述暂堵颗粒不溶于酸而溶于油;
将所述工作液和酸液采用多级交替注入方式进行酸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堵颗粒为不饱和聚酯树脂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由暂堵颗粒和前置液混合而成的工作液之前,还包括:
根据缝洞系统的尺寸和预设的穿透深度获得所述暂堵颗粒的加入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缝洞系统的尺寸和预设的穿透深度获得所述暂堵颗粒的加入量,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V=2*L*H*D
获得所述暂堵颗粒的加入量,其中,所述V表示所述暂堵颗粒的加入量,所述L表示所述缝洞系统的长度,所述H表示所述缝洞系统高度,所述D表示所述预设的穿透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堵颗粒的热变形温度大于100℃。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颗粒堆积后的堆积密度大于或等于1g/cm3。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液为瓜胶压裂液或者黄原胶非交联压裂液。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堵颗粒在泵注时的流动速度小于所述前置液的流动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酸压时的裂缝穿透距离为200m-300m。
10.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液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暂堵颗粒和前置液混合而成的工作液,其中,所述暂堵颗粒不溶于酸而溶于油;
酸压注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工作液和酸液采用多级交替注入方式进行酸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94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