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0664.X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莹;王宇;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长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56 | 分类号: | C12Q1/56;G01N3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38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凝血酶原 时间 测定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体外检测试剂盒领域,具体涉及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包括凝血活酶、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盐离子和缓冲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多种来源凝血活酶组合使用使试剂的敏感度可控,解决了批间差问题;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提高了试剂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试剂的准确性;通过优化保护剂和防腐剂配方,提高了试剂的稳定性,使其可制作成液体型试剂,无需冻干,简化了试剂配制生产工艺,试剂生产后开瓶即用,简化了终端客户的使用操作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检测试剂盒领域,具体涉及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原理是依据“瀑布学说”外源凝血途径的凝血理论,实验室通常使用Quick法。凝血的机制是组织凝血活酶加入待测血浆后,其蛋白质的部分与血浆中凝血因子Ⅶ形成复合物,并激活血浆中凝血因子X和Xa,后者在组织凝血活酶提供的磷脂表面通过钙离子与V因子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进而催化凝血反应。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敏感、快速、实用,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疗法的首选指标,也是检查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过筛试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而机体凝血因子受多种因素干扰,因此,临床上在测定PT时,有效提高PT测定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试剂是造成实验室室间结果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各类PT试剂中关键成分是“凝血物质”,即凝血活酶。不同来源、不同制备方法的组织凝血活酶对结果影响很大,易造成结果的稳定性、可比性很差,且不同试剂(凝血活酶)测定同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为便于PT的标准化,WHO提出使用INR作为一个新的参数将PT结果标准化,引入一个校正系统将PT检测结果和WHO标准相连。该系统将一份非常敏感的人脑提取物指定为国际参考物“(IRP)67/40”(international reference prepa-ration,IRP),并将这份IRP的ISI定义为1.0,以此将各种商品化的试剂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与IRP相比,得出其ISI值。运用ISI值进行INR结果的计算:INR=PTR ISI,PTR为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值;ISI为所用组织凝血活酶的ISI值,PTR=患者血浆凝血活酶原时间/正常血浆的平均凝血酶原时间。不同ISI值的试剂测得的INR结果差异非常显著,将试剂的PT秒值结果和ISI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大大提高试剂的准确度。
目前,市售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大部分为冻干剂型,虽然效期相对较长,但是,由于冻干粉试剂需要冷冻干燥工序,生产过程复杂,且成本投入大,另外,在使用时候还需要复溶。从生产到使用的过程中包括分装、冻干、复溶等多个步骤都可能会带来试剂的不同程度的瓶间差别,从而导致批间差异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凝血活酶、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盐离子和缓冲液,其中,
所述凝血活酶选自重组人组织因子、兔脑粉、卵磷脂中的至少两个组分;
所述稳定剂占缓冲液的0.01~8wt%;
所述表面活性剂占缓冲液重量的0.01~10wt%;
所述盐离子的浓度为10~200mM;
所述缓冲液的pH为6.0~8.0,所述缓冲液的浓度为10~150mM。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兔脑粉占缓冲液的1~10wt%,组织因子占缓冲液的0.01~1wt%,卵磷脂占缓冲液的0.1~1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长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长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粒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粒防结块的制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