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1345.0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2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诺达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由服务端执行,包括判断是否有需要人脸识别的图片、进行压缩和编码、提取人脸相关的特征值、存储在数据库中和搭建训练模型,采用大量的小孩子的人脸图片来训练模型;由客户端执行,包括捕捉动态视频流、在动态视频流中抓取人脸、初始化引擎配置、提取特征值和匹配特征值,找出对应的信息。本发明将通用的人脸识别技术结合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个性化的定制,特别是应用于小孩子的人脸识别场景,使得在特定场景下的识别速度和精度达到最大化,只需将服务端的数据库存储在本地之后,可以在脱机的情况下完成人脸识别操作,实现真正离线的人脸识别,在离线的状态下可以完成识别操作,平台应用场景多,兼容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核心技术的实现,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脸识别在各个领域中的出现。在具体的领域中,人脸识别也从早期的人脸几何特征比对到后来的局部纹理特征比对,最后到现在常见的深度学习的方式,经历了较为漫长的不断优化的发展。
目前人脸识别的技术已趋于成熟,成熟的人脸识别算法都是针对成年人的脸型做的模型训练,这些模型在幼儿园的场景中用于针对小孩子的人脸识别表现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将通用的人脸识别技术结合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个性化的定制,特别是应用于小孩子的人脸识别场景,使得在特定场景下的识别速度和精度达到最大化,只需将服务端的数据库存储在本地之后,可以在脱机的情况下完成人脸识别操作,实现真正离线的人脸识别,在离线的状态下可以完成识别操作,平台应用场景多,兼容性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由服务端执行,包括:
判断与所述服务端通信连接的客户端是否有需要人脸识别的图片,所述图片为活体人脸的图像;
对所述图片进行压缩;
对所述图片进行编码;
提取所述图片中的人脸相关的特征值;
将所述特征值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供与所述特征值匹配的客户端获取;
搭建训练模型,采用大量的小孩子的人脸图片来训练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对所述图片进行预处理。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图片进行预处理包括:
对所述图片进行直方图均衡;
对所述图片进行gamma校准;
对所述图片进行逆光补偿。
优选的,所述服务端使用的开发语言是php和java。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图片进行压缩包括:
获取所述图片的图片实体信息;
设置所述图片的压缩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诺达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爱诺达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