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电源的高效装配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1829.5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月洪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源 高效 装配 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的高效装配装备,包括工作台、电池组装平台1、电池输送机构、成品输送机构和外壳输送机构,电池组装平台上设置有外壳夹持机构、与外壳夹持机构位置对应的电池推入机构和自转式多功能机械手,成品输送机构设置于电池组装平台旁侧,外壳输送机构旁侧设置有外壳上料机械手;电池组装平台、电池输送机构、成品输送机构、外壳输送机构和外壳上料机械手均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其完全自动化的组装使得进一步达到大幅度提升移动电源组装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可使得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并且收集方便,无需人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电源自动化组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电源的高效装配装备。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可外出携带的电源,并且该类电源可供移动手持设备进行充电,由于当下移动手持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人们在外出情况需要随时充电,因此移动电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对于移动电源的电池和外壳的组装一般采用人工将电池插入外壳的内腔中,然而采用该生产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组装加工效率低下;2、大批量操作时,需要大量人工进行加工操作,使得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提升,且人工劳动强度也较大;3、导致企业需要将其它岗位的员工调派至切割及收集岗位,从而使得企业无法有效调配、利用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提升组装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的一种移动电源的高效装配装备。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移动电源的高效装配装备,包括:
电池组装平台,其设置有外壳夹持机构、与外壳夹持机构位置对应的电池推入机构和自转式多功能机械手;
电池输送机构,将电池输送至电池组装平台上,且电池位于电池推入机构的推移部前端;
成品输送机构,其设置于电池组装平台旁侧;
外壳输送机构,其旁侧设置有外壳上料机械手;外壳上料机械手将输送至其下方的外壳抓取转送至电池组装平台上的外壳夹持机构中,且外壳夹持机构将外壳夹持定位,此时电池推入机构的推移部作推移动作以将电池推入外壳的内腔中进行组装而形成移动电源成品,组装完成后外壳夹持机构松开,自转式多功能机械手将移动电源成品抓取后输送至成品输送机构上。
作为优选,外壳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电池组装平台顶面的水平位移直线导轨、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杆、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杆、固定于电池组装平台顶面的电池放置板、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和位于电池组装平台下方的顶升气缸,水平位移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块和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滑块,两第一滑块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垫块,两第二滑块上分别固定有第二垫块,两第一垫块分别与两根第一夹持杆固定相连,两第二垫块分别与两根第二夹持杆固定相连,第一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的第一垫块和左侧的第二垫块固定相连,第二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右侧的第一垫块和右侧的第二垫块固定相连,顶升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顶升板,顶升板上销轴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移动杆上的纵向杆销轴铰接,第二连杆与第二移动杆上的纵向杆销轴铰接,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夹持部位于电池放置板上方,两第一夹持杆之间组成第一夹持空间,两第二夹持杆之间组成第二夹持空间,其中利用顶升气缸的活塞杆升降驱动顶升板升降,来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动作使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发生位移,以驱动两根第一夹持杆和两根第二夹持杆作夹持或松开动作。
作为优选,第一夹持空间和第二夹持空间的尾端口处设置有限位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月洪,未经林月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