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在线监测缓冲功能的电缆放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4436.X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0 | 分类号: | B65H49/30;B65H49/34;B65H59/06;B65H5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在线 监测 缓冲 功能 电缆 放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在线监测缓冲功能的电缆放线方法,所述电缆放线方法基于一种具有在线监测缓冲机构的电缆放线装置来实现,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且电机箱外侧壁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放线辊,所述监测缓冲机构包括减张力箱和监测箱,所述电缆线依次穿过减张力箱和监测箱,所述外环弹簧和内环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且内层柱从中间筒中呈伸出状态。本发明能够通过电缆线是否产生加速情况,来判定是否释放并提供一段完全没有张力的电缆线段,从而对外部产生的大张力起到一个很好的缓冲情况,以此降低对初级缓冲机构的缓冲幅度要求并对其进行结构上的保护,实用性很强,非常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03月3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0242486.5,发明名称为一种具有在线监测缓冲机构的电缆放线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其可定义为:由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组成的集合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缆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缆生产过程中,所用金属丝都要经过放线、整线、切线、分头、打端等工序,其中放线是指将金属丝从成捆的金属丝捆中自动抽离,为电缆加工的最开始阶段,对电缆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现有金属丝放线架的放线张力很难控制,一旦电机转动波动,导致放线张力与收线拉力未能保持一致,就会出现金属丝夹丝的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断丝的后果。
为了解决放线张力和收线拉力不一致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 209635579U的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放卷装置,旨在解决金属丝在放线时可能断丝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连接于机架的变频电机、连接于变频电机输出轴的放线辊、转动连接于机架的缓冲架,其中丝线绕过缓冲架进入下一工序,缓冲架上设有检测缓冲架转动情况并控制变频电机功率的控制电路,通过变频电机、缓冲架与控制电路的设计,使得金属丝的收放线速度能够保持一致,从而有效防止金属丝损坏。
但是该带有缓冲结构的电缆线放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较为明显的缺陷:上述该缓冲架的缓冲转动角度有限,对于外部突然产生的放线张力,若放线张力过大,则会导致在有限的缓冲转动角度范围内无法很好的进行缓冲,使得缓冲架无法实现缓冲的效果,而且还会对超过缓冲角度缓冲架造成损坏,缺少在缓冲架不足以提供匹配放线的大张力实现进一步缓冲效果的装置,从而保证电缆线不会发生大张力导致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线监测缓冲机构的电缆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在线监测缓冲机构的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且电机箱外侧壁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放线辊,所述放线辊上缠绕有电缆线,所述电缆线活动连接于初级缓冲机构上,所述放线辊和初级缓冲机构之间设置有监测缓冲机构,且电缆线贯穿监测缓冲机构且与监测缓冲机构活动连接;
所述监测缓冲机构包括减张力箱和监测箱,所述电缆线依次穿过减张力箱和监测箱;
所述减张力箱内腔侧壁分别固定有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所述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均与减张力箱另一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且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之间设置有外层筒,所述外层筒与靠近间隙一侧的减张力箱内侧壁固定连接,且外层筒中活动插设有中间筒,所述中间筒中活动插设有内层柱,所述中间筒通过外环弹簧与外层筒连接,所述内层柱通过内环弹簧与外层筒连接,所述电缆线依次沿着左限位柱、内层柱和右限位柱的端头处穿过减张力箱;
所述内层柱中开设有内凹槽,所述中间筒中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内凹槽和贯穿孔中活动插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减张力箱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内凹槽和贯穿孔上下对齐且插设有电动推杆时,所述外环弹簧和内环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且内层柱从中间筒中呈伸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44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轴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模终端的组员通话状态查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