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能驱动的爬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025.4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帅;杨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祉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B63B2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南梦怡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波浪能驱动的爬缆装置,包括浮球、连接在浮球底部的缆绳,所述的缆绳上设有上挡板、下挡板、位于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自动升降装置,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包括两块相互连接的面板,所述的两块面板之间设有升降空间,所述的缆绳从升降空间穿过,所述的升降空间内还设有固定在面板上的单向缆绳夹持装置、与单向缆绳夹持装置联动的换向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包括两端均伸出面板范围的换向杆,所述的换向杆与上挡板、下挡板配合设置,所述的两块面板上分别设有观测设备。本发明便于收放,能够解决在观察海洋垂直剖面时装置自动升降,且利用波浪能驱动装置,效果优于采用电能驱动装置自动升降,大大减少电池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科学考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波浪能驱动的爬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科考中,常常需要对海洋垂直面进行科学观察,即对海洋从上到下的剖面上各水层进行观察,观察高度不等的各水层的水文参数及水文现象,如果在不同高度都设置观察设备,显然是耗资巨大且没有必要的,如果采用人工或电能驱动的可升降观察设备,又需要人工值守,或者由于驱动观察设备升降消耗较多电能,需要经常更换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需要放置到水下对海洋垂直剖面进行观测的设备,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利用波浪能驱动完成爬升,可自动升降的爬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波浪能驱动的爬缆装置,包括浮球、连接在浮球底部的缆绳,所述的缆绳上设有上挡板、下挡板、位于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自动升降装置,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包括两块相互连接的面板,所述的两块面板之间设有升降空间,所述的缆绳从升降空间穿过,所述的升降空间内还设有固定在面板上的单向缆绳夹持装置、与单向缆绳夹持装置联动的换向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包括两端均伸出面板范围的换向杆,所述的换向杆与上挡板、下挡板配合设置,所述的两块面板上分别设有观测设备。
优选的,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的单向缆绳夹持装置包括两组爬手,所述的两组爬手分别设有位于缆绳两侧的左转动钩、右转动钩,所述的左转动钩、右转动钩分别通过销轴、扭簧与面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左转动钩、右转动钩为L型,所述的换向装置的换向杆设有左换向杆、右换向杆,所述的左换向杆与两组爬手的左转动钩联动,所述的右换向杆与两组爬手的右转动钩联动。本方案爬手上有扭簧,但是力量不大,用于爬手复位而不是夹住缆绳,如果缆绳向上运动时,会带动爬手向上转动,爬手刚好是卡紧缆绳的;另外缆绳向下运动时,装置不随缆绳一起运动的原因是,缆绳上下起伏的速度快,装置只有微负浮力,所以缆绳会相对装置向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换向装置包括拉簧、固设于面板上的导向轴、拉簧固定柱,所述的换向杆上设有换向块、拉簧销柱、与导向轴配合的长条孔,所述的换向块与单向缆绳夹持装置的左转动钩、右转动钩配合设置,所述的拉簧两端分别与拉簧固定柱、拉簧销柱连接。本方案中拉簧的作用是给换向杆定位的作用,它可以保证换向杆只有在碰到上、下挡板后才会移动,而在其它升降过程中,换向杆不会产生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两组爬手的左转动钩、右转动钩与缆绳接近的侧面设有倒角面,所述的倒角面与缆绳接触。本方案的倒角面是保证左转动钩、右转动钩与缆绳接触为面接触,保证缆绳被卡住时不会产生滑动。
优选的,所述的左转动钩、右转动钩与缆绳接触处向缆绳底部倾斜,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为负浮力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左转动钩、右转动钩与缆绳接触处向缆绳顶部倾斜,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为正浮力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祉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祉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带有共享驱动源的涡流抽排油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