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电阻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6646.2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4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春;袁理;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聚能创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G01R3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林丽丽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功率 器件 通电 测试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电阻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包括:采样限幅模块,连接于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漏、源两端,用于采样氮化镓功率器件关断时的漏源电压并限幅输出;输出选择模块,包括第一输出通路及第二输出通路,第一输出通路连接于采样限幅模块的输出端及地之间,第二输出通路连接于采样限幅模块的输出端及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漏端;第一输出通路用于在氮化镓功率器件关断时将采样限幅模块输出的限幅电压分压后输出,第二输出通路用于在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时直接输出氮化镓功率器件的导通压降。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电阻测试电路,解决了现有测试电路存在输出延时和采样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电阻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常规示波器的AD采样一般为8位(256),而氮化镓功率器件在关断时其漏源两端电压通常为一高压,约400V左右,其在导通时漏源两端电压为一非常低的电压,通常低于1V;在采用常规示波器测量氮化镓功率器件的导通电阻时,示波器AD采样的最大精度为(400-1)/256=1.56,这个误差是非常大的。
为了在常规示波器的AD采样精度下提高测量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电阻的精度,现有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的限幅电路来消减氮化镓功率器件在关断时的漏源两端电压,如将400V降低至10V,这样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时的压降就能非常精确地测量出来,以此实现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电阻的精确测量。但由于该电路中限流电阻R的阻值较大(约几百KΩ),其会和二极管D1、D2的寄生电容形成RC延时,从而导致AB两端的采样电压有较大延时,并且在采样时间较短时还会影响采样精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电阻测试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测试电路存在输出延时和采样精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电阻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包括:
采样限幅模块,连接于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漏、源两端,用于采样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关断时的漏源电压并限幅输出;
输出选择模块,包括第一输出通路及第二输出通路,所述第一输出通路连接于所述采样限幅模块的输出端及地之间,所述第二输出通路连接于所述采样限幅模块的输出端及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漏端;所述第一输出通路用于在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关断时将所述采样限幅模块输出的限幅电压分压后输出,所述第二输出通路用于在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导通时直接输出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的导通压降。
可选地,所述采样限幅模块包括:采样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采样变压器的第一原边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漏端,所述采样变压器的第二原边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源端并接地,所述采样变压器的第一副边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采样变压器的第二副边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并作为所述采样限幅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并接地。
可选地,所述采样变压器的匝比与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关断时的漏源电压呈正相关。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三电阻满足如下关系:(R2+R3)*Nps2/(R1+(R2+R3)*Nps2)=Nps*Vclamp_off/Vds_off;其中,R1为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R2为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R3为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Vds_off为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关断时的漏源电压,Vclamp_off为在所述氮化镓功率器件关断时所述采样限幅模块输出的限幅电压,Nps为所述采样变压器的匝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聚能创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聚能创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