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窗破损检测及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7585.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同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探见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朱同汉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G01N21/41;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陈伯祥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窗 破损 检测 定位 方法 | ||
1.一种玻璃窗破损检测及定位方法,包括由玻璃(1)和框架(2)组成的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窗内设有上光发生器(4)、下光发生器(3)和光接收器(5),所述上光发生器(4)、所述下光发生器(3)和所述光接收器(5)都与控制器(7)电连接,通过所述上光发生器(4)和所述下光发生器(3)的转动对玻璃(1)内发出平行于玻璃(1)的光线并被所述光接收器(5)接收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玻璃(1)装入框架(2)内后,将玻璃(1)的宽度L和高度H输入至控制器(7)中,并在控制器(7)中建立虚拟坐标系,所述虚拟坐标系以玻璃(1)左下端为原点,以玻璃(1)的宽度方向为X轴,以玻璃(1)高度方向为Y轴;
步骤二:首次调试所述下光发生器(3)时,所述下光发生器(3)射入玻璃(1)内的光线随所述下光发生器(3)的转动绕所述下光发生器(3)为原点扫过整个玻璃(1)面,在所述下光发生器(3)转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射入玻璃(1)内的光线与所述X轴的夹角为α,且该光线上任意点的位置在所述虚拟坐标系中可表示为(X0,X0tanα),所述控制器(7)还将所述光接收器(5)接收到的整个轨迹进行存储并作为标准轨迹;
步骤三:首次调试所述上光发生器(4)时,所述上光发生器(4)射入玻璃(1)内的光线随所述上光发生器(4)的转动绕所述上光发生器(4)为原点扫过整个玻璃(1)面,在所述上光发生器(4)转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射入玻璃(1)内的光线与所述Y轴的夹角为β,且该光线上任意点的位置在所述虚拟坐标系中可表示为((H-Y0)tanβ,Y0),所述控制器(7)还将所述光接收器(5)接收到的整个轨迹进行存储并作为标准轨迹;
步骤四:玻璃窗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上光发生器(4)和所述下光发生器(3)进行间歇性转动扫描,且每一次扫描所述光接收器(5)会将扫描的轨迹输送至所述控制器(7)中,所述控制器(7)将该轨迹作为检测轨迹并与所述标准轨迹进行对比,若所述检测轨迹与所述标准轨迹之间的差值不超过设定的阀值时,则所述控制器(7)控制所述上光发生器(4)和所述下光发生器(3)继续进行间歇性扫描,若所述检测轨迹与所述标准轨迹差值超过设定的阀值时,则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五:当所述检测轨迹与所述标准轨迹差值超过设定阀值时,即玻璃(1)上出现了破损,此时所述控制器(7)在所述虚拟坐标系中可将所述检测轨迹异常位置进行标记,对于所述下光发生器(3),所述检测轨迹异常初始位置光线与所述X轴的夹角α1,所述检测轨迹异常终了位置光线与所述X轴的夹角为α2,对于所述上光发生器(4),所述检测轨迹异常初始位置光线与所述Y轴的夹角β1,所述检测轨迹异常终了位置光线与所述Y轴的夹角为β2;
步骤六:通过控制器(7)将上一步骤所述虚拟坐标系中产生的四条光线之间相互交叉可组成四边形,即玻璃(1)上破损位置(6)位于所述四边形内,所述四边形的四个端点分别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窗破损检测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光发生器(4)位于所述框架(2)左上端,所述下光发生器(3)位于所述框架(2)左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窗破损检测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上端、下端和右端上都设有所述光接收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窗破损检测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还电连接有报警器(8),所述报警器(8)用于玻璃(1)破损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窗破损检测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还可将所述虚拟坐标系于显示器(9)中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窗破损检测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光发生器(4)和所述下光发生器(3)发出的光线都为红外光,但二者发出的所述红外光的波长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玻璃窗破损检测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光发生器(4)和所述下光发生器(3)进行间歇性转动扫描的时间为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探见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朱同汉,未经上海探见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朱同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75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