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8718.7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廖健;姚春明;王凯;邹强;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车间 有害 气体 排放 方法 | ||
1. 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燃料的含氮量,即采用不含氮或者含氮量少的燃料、S2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的产生量,即使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或使用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或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和S3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处理,即使用湿法烟气脱硝技术或使用干法烟气脱硝技术或催化分解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燃料的含氮量,采用不含氮的燃料或者含氮量少的燃料;S2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产量,使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和第氮氧化物燃烧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在于适当的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空气系数,使进入加热炉的空气变少,避免空气中的氮气被氧化,而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则避免烟气在高温区过久停留,使氮氧化物的生产受到抑制,并利用燃气和空气的喷射作用,使烟气在燃烧器内循环,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氧浓度,同时烟气吸热,降低了燃烧温度,防止局部高温产生和缩短了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抑制氮氧化物的生产;S3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使用湿法烟气脱硝技术,采用水、稀硝酸或碱性溶液对氮氧化物进行化学吸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燃料的含氮量,采用不含氮的燃料或者含氮量少的燃料;S2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产量,使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和第氮氧化物燃烧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在于适当的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空气系数,使进入加热炉的空气变少,避免空气中的氮气被氧化,而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则避免烟气在高温区过久停留,使氮氧化物的生产受到抑制,并利用燃气和空气的喷射作用,使烟气在燃烧器内循环,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氧浓度,同时烟气吸热,降低了燃烧温度,防止局部高温产生和缩短了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抑制氮氧化物的生产;S3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使用干法烟气脱硝技术,利用氨气和催化剂在温度为200-450°时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烟气脱硝技术的催化剂为铁或钒或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燃料的含氮量,采用不含氮的燃料或者含氮量少的燃料;S2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产量,使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和第氮氧化物燃烧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在于适当的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空气系数,使进入加热炉的空气变少,避免空气中的氮气被氧化,而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则避免烟气在高温区过久停留,使氮氧化物的生产受到抑制,并利用燃气和空气的喷射作用,使烟气在燃烧器内循环,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氧浓度,同时烟气吸热,降低了燃烧温度,防止局部高温产生和缩短了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抑制氮氧化物的生产;S3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使用催化分解法,将氮氧化物直接分解成氮气和氧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分解法使用的催化剂为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燃料的含氮量,采用不含氮的燃料或者含氮量少的燃料;S2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产量,使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和烟气再循环技术,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技术在于适当的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空气系数,使进入加热炉的空气变少,避免空气中的氮气被氧化,而烟气循环燃烧技术为在加热炉尾部烟气排放抽取烟气,掺入一次风或者二次风,循环参加炉膛的燃烧,降低氧浓度和燃烧温度,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S3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使用湿法烟气脱硝技术,采用水、稀硝酸或碱性溶液对氮氧化物进行化学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7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