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8966.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12;G06F111/08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6100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模型 逻辑 模块 智能化 生成 整体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模具设计的工艺参数和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功能类型,并根据功能类型建立输入端;S2、依照功能类型建立对应的虚拟模型算法得到对应的虚拟模型功能块;S3、通过功能类型输入端将工艺参数和特征值输入到虚拟模型功能块,通过虚拟模型的数学模型算法和计算机程序算法自动生成三维模型零部件;S4、再将三维模型零部件通过虚拟模型算法智能化分布于设计的模具空间,生成所需的整体模具。本发明可以消除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可以更快地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而且不需要人工试错,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合理性,可以更快更好地输出设计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模具设计一般是由设计工程师根据设计工艺复杂程度,按需求人工设计几十个或几百个三维零部件进行组合装配,模具中各零件的排布完全是由人工主观判定,采用随机试件的方式,不断人工循环试错修正来得到最终的结果,不但过程复杂、设计周期长,耗时多,成本高,而且稳定性差,需要多次修改之后,才能得到相对完善的排布规则。对于零件复杂的整体模具设计则更加费时费力,设计效率低,难以达到快速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周期短、设计效率高的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模具设计的工艺参数和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并根据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建立输入端;
S2、依照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建立对应的虚拟模型算法得到对应的虚拟模型功能块;
S3、通过功能类型输入端将工艺参数和特征值输入到虚拟模型功能块,自动生成所需的模具三维模型零部件;
S4、通过虚拟模型的零件分布算法将三维模型零件智能化分布于设计的模具空间,生成所需的整体模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的工艺参数和特征信息包括分型面、分模线、坯料线、材料收缩线、切边线、修边线、冲孔线、翻边线、整形分模线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的虚拟模型功能块包括:落料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拉延类虚拟模型功能块、切冲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翻边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整形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翻孔类虚拟模型功能块和模具本体(上摸座、压料器、压边圈、下模座)和端头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建立虚拟模型算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每一种不同的工艺参数和特征变化的逻辑关系及工艺功能类型,模具零部件的工程边界条件即数学必要条件和工程约束条件即数学充分条件,模具零部件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方程模型和计算机程序算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的虚拟模型的零件分布算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4-A1、根据多项模具零件的权重确定虚拟三维模型零件的装配顺序;
S4-A2、将需要装配的虚拟三维模型零部件按顺序组合装配到设计的模具空间;
S4-A3、排除零件相互碰撞和干涉的区域得到各项虚拟三维模型零部件的合理组合装配区域;
S4-A4、根据模具设计的逻辑关系和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具零部件的边界条件和它们之间的约束条件,以虚拟模型的零件分布算法建立模具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路径和坐标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S4-B1、对虚拟三维模型零件进行随机分组得到几组随机样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