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9980.3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腱鞘 囊肿 穿刺 治疗 操作方法 | ||
1.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来实现,所述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包括抽吸管(1)、加药容器(6)以及活塞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的首端设置有套管(2),位于该抽吸管(1)首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3),所述套管(2)、排液管(3)内均安装有开闭结构,且两个开闭结构为反向安装,所述抽吸管(1)的尾端螺接封盖(8),所述套管(2)与吸液管(4)连接,该吸液管(4)的自由端设置有双通道穿刺针(5),所述加药容器(6)固定在抽吸管(1)的外侧,且通过第一连接管(19)贯穿连接到抽吸管(1)尾端的侧壁,进入到抽吸管(1)内,加药容器(6)还通过第二连接管(7)与双通道穿刺针(5)其中的一个通道连通,所述活塞杆(9)的首端位于抽吸管(1)内,且设置有胶塞(10),另一端贯穿封盖(8)至抽吸管(1)外,且设置有手柄(11),所述封盖(8)上安装有与活塞杆(9)相配合的密封圈(12),所述封盖(8)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3),所述第一连接管(19)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0),所述第一单向阀(13)与第二单向阀(20)截止方向为反向设置;
所述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医护人员拉动手柄(11)向尾端移动,且手柄(11)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活塞杆(9)带动胶塞(10)进行同步运动,使得胶塞(10)的左侧形成负压状,在此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套管(2)内的封堵块(16)从套管(2)离开直至位于套管(2)外;
步骤2:当医护人员停止拉动手柄(11)时,封堵块(16)受到的压力会逐渐被削弱,当压力小于复位弹簧(18)做复位运动产生的弹力时,封堵块(16)会在复位弹簧(18)弹力的作用下移入到套管(2),此过程中处于排液管(3)的封堵块(16)一直处于排液管(3)内;
步骤3:在步骤2拉动手柄(11)向尾端移动过程中,由于胶塞(10)对处于封盖(8)与胶塞(10)之间的空气进行压缩;
再通过手柄( 11) 推动活塞杆(9)向首端移动,此时处于排液管(3)的封堵块(16)被推向外,直至离开排液管(3)内,进而可以将抽吸管(1)内的积液通过排液管(3)排出,当需要再次进行抽液时,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结构包括限位环(15)以及封堵块(16),其中:所述限位环(15)安装在套管(2)/排液管(3)内,且限位环(15)远离封堵块(16)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18),所述封堵块(16)固定有杆(17),所述杆(17)穿插限位环(15)后与复位弹簧(18)的末端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3)与第二单向阀(20)均为“人体静脉瓣”的瓣膜结构,可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的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的尾端外壁套装有指托(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穿刺针(5)上设置有固定扎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9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