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9980.3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腱鞘 囊肿 穿刺 治疗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种腿部及膝关节按摩装置来实现,包括基体和固定架,所述活动板通过横轴与按摩筒体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轴内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斜齿轮,所述第二主动斜齿轮固定套设在横轴上,所述轮轴上还固定安装有按摩块,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轴,所述连杆远离从动齿轮的一侧活动套设在连杆轴上,所述连杆轴固定连接在按摩板上所述震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按摩筒体上,所述圆孔内活动安装有按摩凸起,本发明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可作康复按摩使用,也可作日常消除腿部疲劳使用,适合在任何需要进行腿部按摩的场景中使用,通过模拟人工点压,揉捏,使用效果显著,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申请日2019年7月1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650348.8,发明名称为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的中国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囊肿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采用穿刺抽出囊液,然后注入辅助治疗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对于治疗腱鞘囊肿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创伤较小。但是,由于现有器具一般均采用先抽出囊液,再注入辅助治疗的药物,这样不能在抽液的同时注入辅助治疗的药物或对囊液起消融的溶性药液,从而导致需要多次分步骤操作,治疗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述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极大减小了创伤面积,避免了感染,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腱鞘囊肿穿刺治疗器,包括抽吸管、加药容器以及活塞杆,所述抽吸管的首端设置有套管,位于该抽吸管首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套管、排液管内均安装有开闭结构,且两个开闭结构为反向安装,所述抽吸管的尾端螺接封盖,所述套管与吸液管连接,该吸液管的自由端设置有双通道穿刺针,所述加药容器固定在抽吸管的外侧,且通过第一连接管贯穿连接到抽吸管尾端的侧壁,进入到抽吸管内,加药容器还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双通道穿刺针其中的一个通道连通,所述活塞杆的首端位于抽吸管内,且设置有胶塞,另一端贯穿封盖至抽吸管外,且设置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开闭结构包括限位环以及封堵块,其中:所述限位环安装在套管/排液管内,且限位环远离封堵块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封堵块固定有杆,所述杆穿插限位环后与复位弹簧的末端固连。
优选的,所述封盖上安装有与活塞杆相配合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封盖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截止方向为反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均为类似“人体静脉瓣”的瓣膜结构,可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抽吸管的尾端外壁套装有指托。
优选的,所述双通道穿刺针上设置有固定扎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开闭结构,封堵块与限位环以及套管、排液管的密封配合,拉动手柄使胶塞的左侧形成负压状,在此压力的作用下积液会被引流到抽吸管内,撤去作用在手柄上的拉力,封堵块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移入到套管,此过程中处于排液管的封堵块一直处于排液管内;再通过手柄推动活塞杆向左移动,进而可以将抽吸管内的积液通过出液管排出,同时可以将加药容器内的辅助治疗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或者对囊液起消融的溶性药液挤入到第二连接管,然后送入到患者腕部腱鞘囊肿内;当需要再次进行抽液时,重复以上操作,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多次抽液时,只需插入双通道穿刺针即可,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够减轻穿刺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