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桂丁绿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2330.4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3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杜邵龙;周志梅;黄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兴盛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葛艳 |
地址: | 4229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加工 方法 | ||
一种桂丁绿茶的加工方法,桂丁茶鲜叶采摘后依次包括摊青、杀青、揉捻和干燥处理工序,所述杀青与揉捻工序间还设置有回潮和初烘工序,其中回潮工序为将杀青后的茶叶迅速放入回潮机中进行回潮,回潮时间为20~30s,所述初烘工序为将回潮后的茶叶进行初烘,初烘后茶叶含水率为35~45%。本发明适合桂丁绿茶的批量化加工和生产,其得到的桂丁绿茶在外形、口感、花香味凸显、以及碎茶率的改善上均优于传统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桂丁绿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桂丁茶是湖南省特有的珍稀茶树良种,品质优异,做成绿茶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绿,汤色黄绿明亮,内含组分丰富,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达到10%左右。由于品质优异,桂丁茶曾被选为朝廷贡茶,并被《湖南通志》和《宝庆府志》详细记载。
目前,桂丁绿茶的制作工艺仍沿袭传统手工作坊式制茶工艺,手工作坊式制茶工艺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手工制茶工艺,产量少,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作坊式制茶,生产环境差,工艺控制不严格,导致产品质量差,售价低,因此市场上仅有少量桂丁绿茶销售;同时由于目前桂丁茶原料大都是野生采集,桂丁绿茶本身属性独特,若采用传统的普通的绿茶工业化制备方法,桂丁茶最显著的天然花香且滋味醇厚鲜爽等品质无法充分体现,产品特色不明显,且揉捻后碎叶率高,因此大量生产受限。因此,本发明旨在对桂丁绿茶的加工方法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桂丁绿茶加工加工方法,以提供一种适合将桂丁茶批量化加工成桂丁绿茶的方法,以得到一种香气馥郁独特、质量上乘的桂丁绿茶。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桂丁绿茶的加工方法,桂丁茶鲜叶采摘后依次包括摊青、杀青、揉捻和干燥处理工序,所述杀青与揉捻工序间还设置有回潮和初烘工序,其中回潮工序为将杀青后的茶叶迅速放入回潮机中进行回潮,回潮时间为20~30s,所述初烘工序为将回潮后的茶叶进行初烘,初烘后茶叶含水率为35~45%。
优选的,回潮工序中用鼓风机或风扇将湿度为85~95%的高湿空气横向吹扫于茶叶表面以辅助降温。
优选的,回潮结束后通过将茶叶通过风选机进行分级筛选,去除碎叶,然后摊凉25~35min。
优选的,初烘工序在五斗烘焙机中进行,初烘结束后迅速将茶叶取出摊凉25~35min,摊凉时用风扇横向扫风降温。
优选的,摊青为自然摊青,摊放厚度为1~2cm,摊青时间为2~6h,摊青至鲜叶含水率为65~75%。
优选的,摊青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滚筒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300~350℃,杀青时间为60~80s。
优选的,揉捻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时空揉5~8min、轻压5~10min、中压5~10min、轻压5~10min,揉捻完成后迅速解块打散。
优选的,干燥采用滚筒炒干机进行二次干燥,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为6~7%为止。
优选的,干燥过程中,滚筒炒干机的转速为25~30r/mi。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桂丁绿茶制备方法,其优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兴盛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兴盛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2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道修正方法及信道修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桂丁红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