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模组、车灯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3078.9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陈向前;陈兆禹;张果;周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40 | 分类号: | F21S41/40;F21S41/692;F21S41/24;F21S41/25;F21W102/135;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模组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灯,公开了一种车灯模组、车灯和车辆。本发明的车灯模组被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投射并形成相互独立的具有左驾截止线的左驾拐点光形、具有右驾截止线的右驾拐点光形和具有暗区的主近光公共光形,左驾截止线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左低肩、左倾斜段和左高肩,右驾截止线包括从右往左依次连接的右低肩、右倾斜段和右高肩;左驾拐点光形能够与主近光公共光形叠加,以形成左驾主近光光形;右驾拐点光形能够与主近光公共光形叠加,以形成右驾主近光光形。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该车灯模组的车灯和车辆。该车灯模组能够实现在同一个模组中智能切换左驾和右驾模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模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车灯模组的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当前,不同的地区靠边行驶的方式不一样,例如英国、香港等地区是靠左行驶,驾驶室在汽车的右侧(右驾),而中国大陆地区是靠右行驶,驾驶室在汽车的左侧(左驾),由于不同地区行驶方式的差异,这就需要在设计近光照明时,需要根据地区行驶习惯的差异进行差异性设计。通常,对于左驾,近光截止线的特点是左低右高,对于右驾,近光截止线的特点是右低左高。
目前,在同一款模组上实现左驾和右驾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设计不同的近光遮光板来完成,但是同一模组不能自动切换左驾和右驾模式,需要在模组装配时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和装配特定的遮光板,从而需要根据驾驶模式的要求开发不同的模具开模和建立特定的产线装配,不利于高效生产;第二种方式是应用多像素数字大灯,这种模组不用设计近光遮光板,通过LED的亮灭实现近光截止线和拐点,但是这种模组需要大量的LED光源,具有很大的成本弊端,而且一般光源都集中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这样不仅成本昂贵,并且散热问题也很难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模组,该车灯模组能够实现在同一个模组中智能切换左驾和右驾模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该车灯能够根据驾驶要求智能切换左驾模式和右驾模式。
本发明最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能够根据驾驶要求智能切换左驾模式和右驾模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模组,该车灯模组被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投射并形成相互独立的具有左驾截止线的左驾拐点光形、具有右驾截止线的右驾拐点光形和具有暗区的主近光公共光形,所述左驾截止线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左低肩、左倾斜段和左高肩,所述右驾截止线包括从右往左依次连接的右低肩、右倾斜段和右高肩;所述左驾拐点光形能够与所述主近光公共光形叠加,以使得所述所述左低肩和所述左倾斜段位于所述暗区内以形成左驾主近光光形;所述右驾拐点光形能够与所述主近光公共光形叠加,以使得所述右低肩和所述右倾斜段位于所述暗区内以形成右驾主近光光形。
优选地,在所述配光屏幕上所述左低肩的高度与所述右低肩的高度相同,所述暗区的下边界高度不高于所述左低肩的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车灯模组包括沿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模块、初级光学元件、遮光件和次级光学元件,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可独立地被控制点亮和熄灭的左驾拐点光源、右驾拐点光源和主近光公共光源,所述遮光件包括左驾拐点遮光部、右驾拐点遮光部和主近光公共遮光部;所述左驾拐点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经由所述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再经所述左驾拐点遮光部遮光和所述次级光学元件投射后形成所述左驾拐点光形;所述右驾拐点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经由所述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再经所述右驾拐点遮光部遮光和所述次级光学元件投射后形成所述右驾拐点光形;所述主近光公共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经由所述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再经所述主近光公共遮光部遮光和所述次级光学元件投射后形成所述主近光公共光形。
优选地,所述左驾拐点光源、所述右驾拐点光源和所述主近光公共光源分别设置为多个能够独立地被控制点亮和熄灭的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3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冲击拔罐器
- 下一篇:一种窑炉漏气监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