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限高方法、装置及设备、道路限高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6975.5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昊;任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以太坊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K9/62;G06N3/04;G08G1/01;G08G1/017;G08G1/0962;G08B21/24;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涂凤琴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方法 装置 设备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限高方法、装置及设备、道路限高控制系统。道路限高方法可以应用于道路限高控制系统中,道路限高控制系统包括雷达、第一摄像头和智能限高杆,道路限高方法包括:接收雷达发送的车辆的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包括车辆的高度数据;根据测量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超过限高;若车辆超过限高,通过第一摄像头获取车辆的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进行识别,判断车辆是否是预设允许车辆;若车辆是预设允许车辆,发送开启指令给智能限高杆,以使智能限高杆抬起;若车辆不是预设允许车辆,发出提示信息。如此,如此,实现了对通行车辆的有效甄别,可以分策略地管控通行车辆,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避免造成交通拥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限高方法、装置及设备、道路限高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高,车型也复杂多样。为保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会在适当位置设置智能限高杆,以确保道路安全。
相关技术中,国内设置智能限高杆的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设置固定的智能限高杆,此类智能限高杆一旦设定后,不可移动、升降,此类智能限高杆最多;第二种是加装远红外传感器带预警提示的智能限高杆,此类智能限高杆仅有提示预警功能,智能限高杆是不可移动、升降的;第三种是加装称重传感器的限高系统,根据称重传感器测量数据,超重车辆不允许通过智能限高杆,此类智能限高杆也是不可移动、升降的。
由于智能限高杆都是固定高度、不可移动和升降的,这相当于对限高通行策略进行了一刀切的做法,无法有效甄别通行车辆,无法分时段、分策略有效管控通行车辆,例如大型客车、消防车、救灾车辆和重载货车;并且,采用计重方式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通行效率较低,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道路限高方法、装置及设备、道路限高控制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道路限高方法,应用于道路限高控制系统中,所述道路限高控制系统包括雷达、第一摄像头和智能限高杆,所述道路限高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雷达发送的车辆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包括所述车辆的高度数据;
根据所述测量数据判断所述车辆是否超过限高;
若所述车辆超过限高,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识别,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是预设允许车辆;
若所述车辆是预设允许车辆,发送开启指令给所述智能限高杆,以使所述智能限高杆抬起;若所述车辆不是预设允许车辆,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开启指令给所述智能限高杆,以使所述智能限高杆抬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已通过;
若确定所述车辆已通过,发送关闭指令给所述智能限高杆,以使所述智能限高杆落杆。
可选的,所述发出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智能限高杆发送的预警指令;
若接收到所述智能限高杆发送的预警指令,通过第二摄像头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二图像并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若接收到所述智能限高杆的所述预警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出报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样本图像,构建样本训练集;
基于所述样本训练集,构建车辆识别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以太坊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以太坊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6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