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震后废墟生命救援气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7764.3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军;王振伟;张晓洁;李昊文;张学生;金应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墟 生命 救援 气囊 装置 | ||
1.一种震后废墟生命救援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为由可折叠碳纤维改性增强膨胀气囊及其附属充气泵所组成的震后废墟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囊是由碳纤维布与柔弹性高强纤维筋所组成的可折叠性柔弹性膨胀气囊;把可折叠碳纤维改性增强气囊放入到营救所需支撑空间后,通过气泵提手把气泵置于气囊进气口旁边,再通过气囊与气泵插管间夹具把气囊进气口与气泵插管密闭连接起来,然后把气泵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并打开气泵的电源开关,使气囊内充满空气,直至充气到能够营救被困人员所需支撑空间为止;从而快速高效地营救震灾后被困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后废墟生命救援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改性增强气囊壁厚随充气膨胀所能支撑的压力增大而增厚,其尺寸大小也随充气膨胀所能支撑的空间增大而增大,其充气膨胀所能支撑的空间与压力,根据不同设计型号来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后废墟生命救援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弹性高强纤维筋之间布置角度为非直角,且其单位面积上布置密度随充气膨胀所能支撑的压力增大而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后废墟生命救援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插管上带有单向进气截止阀,并有气囊压力泄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后废墟生命救援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气囊进气口与气泵插管间夹具由两个半环体所组成,通过带有预紧功能螺栓连接成一体;内环材质为软橡胶,外环材质为不锈高强钢,增加两者间连接密闭性,防止高压气体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后废墟生命救援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外形为圆柱体,其尺寸大小根据不同设计型号来确定,便于进入营救被困人员的各种狭小废墟现场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7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