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9389.6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胥涛;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M1/28 | 分类号: | B60M1/28;B60F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接触 高效 检修 设备 | ||
本发明涉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包括底座及固定在底座上方的平台,平台的前端转动安装有前轮盘,前轮盘上卷绕有前绳索,平台的后端转动安装有后轮盘,后轮盘上卷绕有后绳索,本发明的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其可实现工人站在平台上以收卷前绳索或后绳索方式,便能够使平台在轨道交通接触网的待检修区间内自由移动,并能使其位置固定,无须其他工人在地面上以推动的形式调节平台的位置,平台位置调节方便,可提高检修效率,同时也节省检修所需的工人数量,平台所提供的活动空间也相对较大,便于工人的检修操作,安全系数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接触网又称铁路接触网,其为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线路,主要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
电气化铁路已成为了现代铁路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电气化铁路时代,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维修体系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和细化;目前对于具有一定安装高度的接触网,其在检修时,普遍还停留在搭人字梯进行作业,不便于改变检修位置,工人检修操作时不便利,导致检修效率低,且人字梯容易歪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接触网其在检修时,普遍还停留在搭人字梯进行作业,不便于改变检修位置,工人检修操作时不便利,导致检修效率低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包括底座及固定在底座上方的平台,所述底座下方转动安装有用于在铁路轨道的钢轨上滚动的车轮;
所述平台的前端转动安装有前轮盘,所述前轮盘上卷绕有前绳索,所述平台的后端转动安装有后轮盘,所述后轮盘上卷绕有后绳索,所述前绳索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前绳索的固定端固定在前轮盘上,所述后绳索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后绳索的固定端固定在后轮盘上,所述前绳索的自由端及后绳索的自由端均固定有一用于锁紧固定在钢轨上的锁定机构;
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同时锁紧前轮盘和后轮盘的止转机构。
本方案中通过将检修设备放置在将依据轨道交通接触网的待检修区间内,使车轮与钢轨接触,并将前绳索的锁定机构和后绳索的锁定机构分别固定在待检修区间两端处的钢轨上,从而实现工人站在平台使止转机构松开时,直接通过收卷前轮盘,便可使平台及下方的底座一并向前移动,通过收卷后轮盘,便可使平台及下方的底座一并向后移动,当平台移动至所需的检修位置后使止转机构重新锁紧前轮盘和后轮盘,以此将平台固定在所调节的位置处,使工人能够在平台上平稳的进行检修,无须其他工人在地面上以推动的形式调节平台的位置,平台位置调节方便,可提高检修效率,同时也节省检修所需的工人数量,平台所提供的活动空间也相对较大,便于工人的检修操作,安全系数高。
进一步地,所述止转机构包括踏板;
所述踏板的前端固定有前连接座,所述前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前橡胶垫,所述前轮盘上同轴固定有前制动盘,所述前制动盘的外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前齿部;
所述踏板的后端固定有后连接座,所述后连接座的上表面的固定有后橡胶垫,所述后轮盘上同轴固定有后制动盘,所述后制动盘的外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后齿部;
所述踏板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平台上,并位于平台的上方,所述平台与踏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前橡胶垫抵住前制动盘的前齿部,所述后橡胶垫抵住后制动盘的后齿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