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理条烘干热交换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0606.9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开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钱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孝林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烘干 热交换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理条烘干热交换生产线,包括理条机、上料机、茶叶烘干机以及转移传送带,还包括:密封翻动组件;吹风组件;碎屑收集组件;以及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环绕设置于所述理条机上,所述理条机杀青工作产生的余热传导至所述加热管使其升温。通过设置碎屑收集组件完成茶叶碎屑的收集,将茶叶中的碎屑去除的同时又对烘干机内的气流进行干燥处理,且配合加热管在理条机上对干燥处理完成的气流进行加热提升温度,使得气流再次输送入茶叶烘干机时其温度没有衰减,无需茶叶烘干机作额外功去加热,有效地解决了茶叶烘干时其碎屑的收集分离,而且能够将烘干机内的气流干燥处理,避免水蒸气堆积在烘干机里,提升了烘干效率和茶叶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理条烘干热交换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同时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茶饮料,而茶叶的制作较为繁琐,需要种植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采摘,晒干或者烘干,才能进行泡茶,茶叶干燥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温破坏酶,制止酶促氧化;二是蒸发水分,紧缩茶条,使毛茶充分干燥,防止非酶促氧化,利于保持品质;三是散发青臭气,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香气。干燥过程中,热化作用占主导地位。人们使用传统的方式是进行太阳晒干,或者通过人工进行烘干,不仅周期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工,同时在茶叶上有许多寄生虫细菌没有进行清理,容易对人们身体造成危害,目前许多使用机器进行烘干,需要人工进行烘干网的放入和取出,使得机器大多时间处于停机开仓状态,需要频繁开关机器,且烘干耗时长。
专利号为CN201711173956.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箱,包括用于置放茶叶烘网的烘箱,烘箱的腔室与热源相连,所述的烘箱的一侧面为敞口状且敞口处设有挡帘,烘箱内设有支撑托用于支撑茶叶烘网,所述的支撑托与烘箱的底部之间具有插入茶叶烘网的空间,驱动单元驱动提升机构带动放置于烘箱底部的茶叶烘网向上位移。
然而,上述发明虽实现了茶叶烘干托盘的自动提升,但是该发明无法实现对茶叶碎屑无法分离排出,同时又不能将茶叶烘干箱内的气流进行干燥,容易产生水蒸气堆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茶叶理条烘干热交换生产工艺,通过茶叶上料工序、杀青工序、茶叶振筛工序、烘干工序、茶叶翻动除屑工序和气流干燥回用工序的自动化,有效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茶叶碎屑无法分离排出,同时又不能将茶叶烘干箱内的气流进行干燥,容易产生水蒸气堆积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理条烘干热交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茶叶上料工序,上料机向理条机输送需要杀青加工的茶叶鲜叶;
步骤二,杀青工序,理条机对茶叶鲜叶进行杀青工作,其工作温度设定为~摄氏度下~分钟,然后逐步降低温度对茶叶完成理条工作,最后将杀青完成的茶叶倾倒至转移传送带上的烘网;
步骤三,茶叶振筛工序,气源发生器正压输送的气流带动驱动器运转,曲轮组件连接卡爪件产生来回振动,卡爪件配合卡合的烘网持续振筛运动,将其盛放的茶叶振筛平整;
步骤四,烘干工序,茶叶烘干机设定~摄氏度对茶叶进行烘干处理,茶叶烘干机内设置提升组件对烘网连续步进提升,提升组件将茶叶烘干机最底部的烘网提升至茶叶烘干机的顶部所设定的时间为~分钟;
步骤五,茶叶翻动除屑工序,提升组件在步进抬升烘网的间歇时间段内,翻动单元作回转运动对烘网上的茶叶进行翻动,此时翻动单元设置的出风头对茶叶吹热风处理,当出风头跟随翻动单元回转至朝上时,另一组翻动单元上的集屑件与出风头对应,出风头将热风从烘网的底部向上吹送,扬起的茶叶碎屑进入集屑件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钱红,未经开钱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0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