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单筋肘板自动定位焊接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3158.8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4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翟泉来;赵德军;唐廉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方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B23K3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于洪伟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单筋肘板 自动 定位 焊接 翻转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单筋肘板自动定位焊接翻转装置,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包含有焊接机械手机构、定位机构、翻转平台机构、放料平台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焊接机械手机构、定位机构、翻转平台机构和放料平台机构按顺序依次平行放置,所述翻转平台机构上用以放置若干点焊固定的单筋肘板,并在焊接完成后将单筋肘板翻转180°,所述定位机构用以将若干单筋肘板调整到一条直线上,所述焊接机械手机构用以对若干单筋肘板进行自动焊接,所述放料平台机构用以承接焊接完毕的翻转180°的单筋肘板,所述控制系统与各机构的执行部件连接,控制整个装置按程序自动运行。本发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生成本,加工精度高,全自动完成工序,省工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船用单筋肘板自动定位焊接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船舶制造业中,单筋肘板的生产,一直沿用人工操作的方法,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的发展,原有单筋肘板生产工艺凸显出落后弊端。据统计,某40 万吨矿砂船,单船共有单筋肘板13048 个,焊缝长度为27603米,其中长度小于1.5米的单筋肘板占比88%,因此,单筋肘板不仅是船体制造中数量最多的结构件,还具有焊缝规格多、长度短的特点,也是工序多、位移多的工种。提高我国船舶制造业的性价比,逾越不过单筋肘板传统工艺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单筋肘板自动定位焊接翻转装置,改善传统船用单筋肘板的成型工艺,将多种工序集成于一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生成本,加工精度高,全自动完成工序,省工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用单筋肘板自动定位焊接翻转装置,包含有焊接机械手机构、定位机构、翻转平台机构、放料平台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焊接机械手机构、定位机构、翻转平台机构和放料平台机构按顺序依次平行放置,所述翻转平台机构上用以放置若干点焊固定的单筋肘板,并在焊接完成后将单筋肘板翻转180°,所述定位机构用以将若干单筋肘板调整到一条直线上,所述焊接机械手机构用以对若干单筋肘板进行自动焊接,所述放料平台机构用以承接焊接完毕的翻转180°的单筋肘板,所述控制系统与各机构的执行部件连接,控制整个装置按程序自动运行;所述定位机构包含有定位输送轨道、定位进给部件、滑座、气缸、导向部件、夹板一和夹板二,所述滑座设置于定位输送轨道上,并与定位进给部件连接,实现在定位输送轨道上直线滑动,所述气缸设置为两个,气缸座分别设置于滑座上,两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夹板一和夹板二,所述夹板一设置为基准边,所述夹板二设置为辅助边,通过两个所述气缸推动的夹板一和夹板二将若干单筋肘板夹持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翻转平台机构包含有翻转油缸、主动端翻转支承座、连接轴、翻转平台、吸附部件和从动端翻转支承座,所述翻转平台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主动端翻转支承座、从动端翻转支承座连接,所述翻转油缸设置于主动端翻转支承座上,并与主动端翻转支承座一端的连接轴连接,用以驱动翻转平台的翻转,所述吸附部件设置于翻转平台上,用以吸附工件。
两个所述气缸的气缸座与夹板一、夹板二之间分别通过导向部件连接,所述导向部件(25)设置为直线轴和直线轴承结构。
所述翻转平台采用分体再固定连接的结构。
本发明颠覆了船用单筋肘板传统人工操作加工的成型工艺,设计了翻转平台机构以放置若干分散的单筋肘板,设计了定位机构将其定位于一条直线,利用焊接机械手自动完成单筋肘板的焊接工序,设计了放料平台承接翻转平台上翻转180°后的单筋肘板,再进行自由边的倒角工序,整个过程自动完成,循环往复,提高了单筋肘板焊接生产效率2-3倍,焊接机械手的使用解除了对于焊接技工的依赖,提高了焊缝质量的稳定性以及焊接精准度,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整套设备结构简单易组装,操作过程只需一人,实现生产的全程自动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用工成本,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方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泰安方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3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禁停区域确定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有害气体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