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水解秸秆清洁制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4791.9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朱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禾吉循环经济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C1/02;D21H11/12;B27N3/04;B27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234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水解 秸秆 清洁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水解秸秆清洁制浆工艺,属于制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秸秆喂入多辊自动上料装置,并将秸秆散包打散均匀;打散的秸秆通过皮带输送传递到切草机内,进行切段处理,并将切段处理后的秸秆放入多辊除尘揉丝机中进行初步分丝;将初步分丝的秸秆输送至鼓式洗草机进行清洗除尘,清洗后的秸秆通过扇形上料器自动装锅到多功能组合蒸煮器中进行蒸煮。本发明绿色环保,采用物理水解方法对秸秆纤维进行软化和分离,制备出的浆料质量均一,细度高,制浆过程无污染,成品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浆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量水解秸秆清洁制浆工艺,属于制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依据传统稻麦草化学制浆工艺中,化学品对秸秆纤维的软化分离作用,通过组合水解工艺来替代化学品对小麦秸秆所起的作用,摈弃化学品从而实现微量用水和更加清洁环保的制浆工艺。
现有传统稻麦草化学制浆技术,用水量大,吨浆耗水120吨,水处理成本高,同时对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新型微水解技术吨浆用水量1.8吨,由于摈弃化学品,生产废水通过简单水处理工艺实现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可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传统稻麦草化学制浆的工艺投资较大,流程复杂,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用能耗能较大,新型为水解秸秆清洁制浆工艺从这几个角度分析,都优于传统稻麦草化学制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微量水解秸秆清洁制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微量水解秸秆清洁制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干法备料,首先将秸秆喂入多辊自动上料装置,并将秸秆散包打散均匀;
步骤2:打散的秸秆通过皮带输送传递到切草机内,进行切段处理,并将切段处理后的秸秆放入多辊除尘揉丝机中进行初步分丝;
步骤3:将初步分丝的秸秆输送至鼓式洗草机进行清洗除尘,清洗后的秸秆通过扇形上料器自动装锅到多功能组合蒸煮器中进行蒸煮,循环蒸煮水解;
步骤4:将蒸煮完成的秸秆纤维通过压力螺旋输送管进行高压喷放至压力螺旋输送管;
步骤5:将纤维浆料通过压力螺旋输送管存放至储料罐中并加入水,进行存储发酵,发酵完成后将浆料依次螺旋输送至高浓盘磨和中浓盘磨,盘磨结束后进行脱水并压块制成成品。
优选的,在步骤2中,切草机将秸秆切成2~15cm的秸秆段。
优选的,在步骤3中,蒸煮温度为80~260摄氏度,蒸煮时间为3~5段,蒸煮时间为40~45min。
优选的,所述多辊除尘揉丝机将稻草进行初步除尘,并将除尘后的秸秆进行揉搓,使秸秆纤维分离,实现初步分丝。
优选的,在步骤5中,进行盘磨前将浆料浓度调节到15~18%。
优选的,所述压力螺旋输送管在输送秸秆的同时进行纤维分丝。
优选的,多辊自动上料装置、多辊除尘揉丝机、扇形上料器、多功能组合蒸煮器、压力螺旋输送管以及锥型螺旋分丝器两两之间均通过皮带输送机进行输送。
优选的,在步骤5,浆料脱水的脱水率为60~75%。
优选的,所述循环蒸煮水解的条件为储料罐的压为1.5-7.5Kg,水的温度为10~100摄氏度。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发明的微量水解秸秆清洁制浆工艺,本发明提供的微量水解秸秆清洁制浆工艺,绿色环保,采用物理水解方法对秸秆纤维进行软化和分离,制备出的浆料质量均一,细度高,制浆过程无污染,成品质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禾吉循环经济园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禾吉循环经济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监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