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顶棚减震盖配重块橡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7202.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6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辉;耿西连;张旭峰;梅泽洪;徐尚迪;黄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甘春燕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棚 减震 配重 橡胶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顶棚减震盖配重块橡胶模具,包括柱塞组件,所述柱塞组件底部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抬框,所述抬框内侧设置有哈弗块,所述抬框底部设置有下模,所述柱塞组件、上模、抬框和下模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抬模扳手,所述柱塞组件与所述抬框棱边之间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贯穿所述上模的棱边,且放置槽内部设置有弹簧。本发明通过柱塞组件、上模、抬框、哈弗块和下模相互配合的方式,保证固态物料的快速浇注效果,各个部件相互配合简单,不会消耗过多的成本;通过在金属骨架表面形成胶体,金属骨架本身结构简单,能够快速与哈弗块进行匹配,降低了金属骨架本身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棚减震盖配重块橡胶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顶棚减震盖配重块为进口件,制造工艺为液态硅胶注射,模具为硅胶注射模,原型制造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模具设计,高昂的设备投资以及大量的前期模具开支,传统的液体注射设备需要使用粘度较低的LSR材料,而新型液体注射设备则可对高粘度LSR甚至HCR进行加工。液态硅胶注射方式在硅胶注射模设备中成本较高,且硅胶注射模模具耗费时间长,且过多的模具制造导致模具成本较高。
因此,发明一种汽车顶棚减震盖配重块橡胶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顶棚减震盖配重块橡胶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顶棚减震盖配重块橡胶模具,包括柱塞组件,所述柱塞组件底部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抬框,所述抬框内侧设置有哈弗块,所述抬框底部设置有下模,所述柱塞组件、上模、抬框和下模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抬模扳手,所述柱塞组件与所述抬框棱边之间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贯穿所述上模的棱边,且放置槽内部设置有弹簧;
所述柱塞组件底面设置有多个料杯,所述料杯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对应孔,所述柱塞组件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杆,所述上模顶面设置有多个料杯槽,所述料杯与所述料杯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上模顶面设置有与第一凸杆对应的第一凹槽;
所述料杯槽中心处设置有注料孔,所述注料孔顶端与所述对应孔对应设置,所述上模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杆,所述抬框顶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杆贯穿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杆和第二凸杆底端均与第二凹槽对应匹配,所述下模顶面设置有与第二凹槽对应匹配的第三凸杆。
进一步的,所述柱塞组件底面四周边界处均设置有顶槽,所述上模边界处与所述顶槽对应设置有通槽,所述抬框顶部设置有与通槽对应设置的底槽,所述顶槽、通槽和底槽组合形成所述放置槽;
所述弹簧顶端与所述顶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端与所述底槽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抬框内侧设置有空槽,所述哈弗块与所述空槽对应匹配,所述哈弗块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槽和下槽,所述上槽与下槽之间设置有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金属骨架外表面设置有胶体。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底面中心处设置有上凸板,所述上凸板与上槽对应匹配,所述下模顶面中心处设置有下凸板,所述下凸板与下槽对应匹配;
所述上凸板和下凸板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的高度大于第一卡杆的高度,所述第一卡杆端部与第一卡槽对应卡扣,所述第二卡杆端部与第二卡槽对应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上凸板和下凸板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均与底板对应设置,所述底板中心处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端与上凸板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所述限位杆内部的限位槽对应匹配,所述活动杆外侧设置有多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贯穿第二卡杆,且支架顶端与所述弹性件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端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7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采血管分拣系统
- 下一篇:新型多电极Seebeck系数测量方法